疏帘清簟,正高卧、南面百城书屋。丘壑夔龙权寄傲,勾当午桥松菊。白袷论兵,深衣习礼,总付渔樵曲。东山未起,中年聊写丝竹。
今夜河朔开樽,止谈风月,醉扫愁千斛。咫尺长安君不见,顷刻浮云翻覆。紫禁宣麻,黄扉视草,早叶金瓯卜。江南野老,梦留东阁桦烛。

【注释】

①午时:中午,指正午。午日:午时的阳光。

②清簟:清凉的竹席。簟:竹席。

③南面百城书屋:意谓在南方建了一所藏书万卷的书斋。南面:指南方。

④丘壑:指山水。夔龙:指山势。权:暂且。寄傲:寄托傲世之情。

⑤白袷:白色的夹衣,这里指官服。论兵:谈论军事。

⑥深衣:宽袖长衣。习礼:演习礼仪。总付渔樵曲:全部交给渔夫樵夫来演奏。

⑦东山:东晋谢安退隐后所居之地,此处以东山自比。未起:尚未起床。

⑧丝竹:指音乐。

⑨河朔:黄河以北的地区。开樽:打开酒樽。止谈风月:只是谈论风花雪月。

⑩浮云翻覆:比喻政治风云变幻无常。浮云:飘浮的云,喻变幻莫测的政治形势。

⑪紫禁宣麻:皇帝发布文告,即任命官员。紫禁:皇宫,借指皇帝。黄扉:皇宫门,这里指皇帝的办公室(中书省)。视草:起草诏书、命令等文书。

⑫金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这里指朝廷。卜:占卜,引申为决定,指决策或任命官职。

⑬江南野老:作者自称。梦留东阁桦烛:梦见自己在东府的书房中读书写字。东阁:东府的书斋。桦烛:桦木制成的蜡烛,这里指书房中的灯火。

【译文】
我那疏帘清簟的书屋高卧着,正南面观赏着百座城池。我暂且借用山势和江水来寄傲,把午桥松菊之事全交与渔樵们去操办。东山虽已隐去,但我还聊写丝弦竹管之声乐。
今夜河朔开宴饮美酒,只是说说风花雪月,醉扫愁绪千万斛。咫尺长安君不见,顷刻间政治风云就翻了天覆地。紫禁之中宣麻发号令,黄扉之下草拟诏书命大臣。早知金瓯之重要决择,才让那江南的野老入主东阁书室。

【赏析】
此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作,也是《东坡志林》的序言。这首词通过叙述自己隐居生活和闲适情致,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两句“疏帘清簟,正高卧、南面百城书屋。”描绘了作者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环境,其中“高卧”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悠然自得的态度。

第三句“丘壑夔龙权寄傲”表达了自己暂借自然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其中“权寄傲”表现了作者暂时寄情于山水,以表达自己的情怀。

接下来两句“白袷论兵,深衣习礼,总付渔樵曲”,描述了作者将日常生活事务委托给渔夫樵夫来完成,显示出作者对于生活的淡然态度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东山未起,中年聊写丝竹”则表明了作者虽然年岁未至中年,但也想要借此机会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慨。

最后两句“今夜河朔开樽,止谈风月,醉扫愁千斛;咫尺长安君不见,顷刻浮云翻覆。”则是描绘了作者夜晚在河朔地区饮酒的场景,只是谈论风花雪月,醉扫愁绪万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安危的忧虑。

整首词作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琐事和心境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