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
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变作阳关三叠。仰屋看书,叩门乞食,恨少朱家侠。相逢痛饮,头颅如许堪惜。
【注释】:
念奴娇·午日旅思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
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变作阳关三叠。仰屋看书,叩门乞食,恨少朱家侠。相逢痛饮,头颅如许堪惜。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随宋高宗南渡时所作。词中描写了作者在南方生活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国的情怀。
上阕起首二句,写词人少年时代曾到过北方的边塞地区,与那里的壮士为伍,并曾在那里饮马射箭,结交了不少朋友。“沙场结客”四字,概括了词人的这段经历。接着写词人回到中原后的生活,“台上呼鹰”,表明他已从武职转为文职,但仍不失为一个有抱负的人。
中三句,词人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活,感叹自己如今已无斗志,只能“弄数行题墨”。这里“弄”字,写出了他的无奈之情。“投笔归田”,出自班固《汉书·班超传》,意为弃笔不做官,归田务农。这里用此典,说明词人在朝廷做官时也颇有建树,只是后来厌倦了官场,才选择隐居生活的。
下阕开头两句,“我亦蛮府参军”,“蛮府”,指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参军”,古官名,此处代指地方官吏。“短衣长剑”,指词人仍保持着军人的身份和气质。“喜逐”,即乐意跟从,“卢龙”,地名,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这里泛指北方边境地区。“东山射虎”,典出陶渊明《饮酒》诗“猛虎在东山”句,比喻志趣高雅之人隐居山林。“大羽犹能没”,“大羽”,指骏马,“犹能没”是说这匹马仍能奔驰如飞。这两句写词人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表现了他不忘故土、渴望重返战场的心愿。
“画图”,指战功显赫者的画像;“黄云”,形容秋天的天空。“黄云万里秋色”一句,以景衬情,既写出了词人当时身处南方的孤寂凄凉之境,又表现了他对北方边塞风光的眷恋。
结尾两句,“我亦蛮府参军”,“蛮府”,指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参军”,古官名,此处代指地方官吏;“短衣长剑”、“喜逐”、“卢龙”、“大羽”等词语再次出现,都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向往。“朱家”,战国时期著名勇士朱亥的故事。朱亥为人慷慨好义,曾多次助人脱困。“朱家”在这里借指有义气的朋友。“相逢痛饮,头颅如许堪惜”,意思是与知己好友相聚痛饮时,想到自己年岁渐老而头颅易损,不禁感到可惜。
这首词通过对昔日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