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何年,龙战山东,堕此长须。曾阶于尺木,能兴云雨,贮之勺水,便化江湖。今也卷然,手携在箧,犹见虬髯气色殊。还恨未,向九仙馆里,捋取羊珠。
顾君赠我何如。好准备尊前牙杖需。算虾须虽细,可编帘箔,鱼须甚壮,亦树旌旟。差胜衰翁,白髭似戟,不中卢仝唤作奴。却自笑,看吟成五字,剩数茎无。
沁园春·其十七
诗句释义:
- “为问何年,龙战山东” - 这一句询问龙在何年何地与山东地区发生战斗。这里可能寓意龙须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
- “曾阶于尺木,能兴云雨” - 描述龙须能够像尺寸一样发挥作用,能够带来雨水,意味着其能力非凡且有实际用途。
- “贮之勺水,便化江湖” - 把龙须放在勺水中就能使小湖变成大江大湖,形容龙须的神奇效果。
- “今也卷然,手携在箧” - 表示现在虽然龙须被卷起放在盒子里,但仍然能感受到它的力量和存在。
- “犹见虬髯气色殊” - 即便龙须被收起,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独特气质和不凡存在。
- “还恨未,向九仙馆里,捋取羊珠” - 表达遗憾之情,未能到九仙馆去获取珍贵的宝物如羊的珍珠。可能暗示着某种珍贵之物尚未得到。
- “顾君赠我何如” - 对赠送龙须的人表示感谢,并询问对方认为这次礼物如何。
- “好准备尊前牙杖需” - 提醒自己准备好使用礼物,可能是为了应对某种挑战或考验。
- “算虾须虽细,可编帘箔” - 即使虾须细小,也可以编织成帘子,说明即使是微小之物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 “鱼须甚壮,亦树旌旟” - 鱼须非常强壮,甚至可以树立旗帜,强调龙须的强有力和威严。
- “差胜衰翁,白髭似戟” - 比衰老的自己还要强,白胡须像戟一样挺拔,表现了对自身状态的自豪与自信。
- “不中卢仝唤作奴” - 认为自己不会像卢仝那样被人当作奴隶对待,表达了自尊自重的心态。
- “却自笑,看吟成五字,剩数茎无” - 自嘲地笑笑,因为自己的诗作只有五、六行,而剩下的龙须却无法用尽。
译文:
我曾听说,龙在山东作战,留下了一根长长的胡须。它曾帮助过我,就像一尺木头可以撑起天空,一勺水可以引发江湖变化。现在我把它卷起,藏在箱子里,仍然能感受到它的威严气息。我还遗憾没有到九仙馆去取走珍贵的宝物。顾念你的赠礼,我准备用它来应对挑战或考验。尽管虾须细小如同编织的帘子,鱼须强壮如树立的旗帜,它们都显得无比强大。相比之下,我感觉自己并不逊色,甚至比那些衰老的人还要坚强。我的胡须白得像是戟,不会被人当作奴隶对待。最后,自嘲地说,因为我只能吟出五、六行的诗篇,其他的龙须却已经没有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须的形象和功能,展现了诗人对于龙的神秘力量和文化象征的理解与赞赏。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诗人传达了龙须的强大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个人能力的自信。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想象力,通过对自然界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