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半廊。月半廊。凤胫灯青玉簟黄。别时秋乍凉。
蘋已霜。蓼已霜。碣石潇湘尚渺茫。关河较梦长。
长相思·本意
风过半廊,月过半廊。凤胫灯青玉簟黄。别时秋乍凉。
苹已霜,蓼已霜。碣石潇湘尚渺茫。关河较梦长。
【注释】
本意:指思念之意。
风过半廊,月过半廊。凤胫灯青玉簟黄。别时秋乍凉:风穿过廊子的一半,月亮穿过廊子的一半。凤凰的脚上是青色的,席子是黄色的。离别的时候秋天刚刚有点冷。
蘋已霜,蓼已霜。碣石潇湘尚渺茫。关河较梦长:芦苇已经结了白霜,山野中的石头依然在潇湘之地,但仍然显得模糊不清。黄河和长江的河流比梦境还要长。
赏析:
这首诗以风、月为媒介,描绘了诗人与爱人分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别离时的凄凉与无奈。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还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诗中“风过半廊,月过半廊”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风和月都穿越了廊子的一半,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停滞了。这种描写既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表现了他对分离时刻的珍惜。接下来的“凤胫灯青玉簟黄”,则进一步渲染了别离时的凄凉氛围,通过描绘灯影、玉席等细节,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感人。
“别时秋乍凉”一句,则是对离别时刻的具体描述,秋风带来了一丝凉意,使得原本就略带寒意的秋天更加寒冷。这一细节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
最后两句“蘋已霜,蓼已霜。碣石潇湘尚渺茫。关河较梦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在这里用“蘋已霜”、“蓼已霜”来表达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碣石潇湘尚渺茫。关河较梦长”则进一步扩展了诗歌的意境,将地理上的分隔与心理上的距离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别离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相互辉映,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