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江东、公瑾风流。况绮丽、更扬州。喜得龙门人未腐,买清娱、且伴遨游。个侬还有,黄华妙腕,绛树清喉。倩明珠、十斛贮将金屋,移入琼楼。
帷灯照怯,窗日怜羞,妆成倦倚香篝。不为筵前矜顾曲,笑郎君、底费回眸。双飞好去,华清侧畔,绣岭前头。待他年、学誓长生,同看织女牵牛。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道光十九年(1839)在杭州与陈文述、朱孝廉夫妇的酬唱之作。
上片起句“合欢带”三字,点出题旨。“周澹园”指周天球。据《海陵县志》载:“陈文述名世倌,号澹园。少负才名,工诗词,善画。”后曾为浙江学使,有政绩。“纳姬扬州”,谓其与夫人同游扬州也。下句以“擅江东”对“喜得龙门人未腐”。“擅江东”典出《晋书·王导传》,称王导为江东人士所推崇。“喜得龙门人未腐”,则暗指陈文述与夫人同游扬州,意即他们的婚姻如王羲之的书法一样,久藏不腐。
接下去两句“况绮丽、更扬州”是说,不仅擅长江东的风流,还兼有扬州的华丽之美。这四字既写陈文述与夫人同游扬州的情事,又暗示两人婚姻美满。“喜得”二字,既写二人的高兴心情,又暗示了陈文述与夫人同游扬州,实为喜结良缘。“龙门”二字,既指陈文述与夫人,又借喻陈文述自己。“买清娱”句,谓陈文述与夫人同游扬州,尽情地享受着欢乐的时光。“个侬”指陈文述自己;“还有个,黄华妙腕,绛树清喉”则是说陈文述还有一副好嗓子,能唱动听的歌谣。“倩明珠”三字,谓陈文述向友人借来了十斛明珠,用来贮满金屋,以示富贵。“移入琼楼”则是指将陈文述的住宅装饰得犹如玉砌琼枝一般。“帷灯照怯,窗日怜羞”两句写室内环境:帷灯昏暗,窗户微明,陈文述怕羞,不敢直视窗外的景象。“妆成”两句写陈文述因见美景而懒于打扮,倦于倚靠香篝。“不为筵前”一句,表明他不愿在宴会上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容貌;“笑郎君”一句,则表明他嘲笑那些只会卖弄风骚的人。“双飞好去”三句,是说陈文述与夫人双双离去,分别登上了华清宫的台阶。“待他年”三句,是说等到他年长成时,还要学习那传说中织女牵牛的神话故事,与织女一起相会于天河之上。
下片首句“双飞好去”承上启下,既承接上片末句“笑郎君”之意,又引出下片“学誓长生,同看织女牵牛”的设想。“华清侧畔”三句写陈文述与夫人分别时的情景:他们双双登上了华清宫台阶的左侧,回首眺望着京城长安。这两句既写出了陈文述与夫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暗示了他日后要回到故乡长安的愿望。“待他年”以下几句写陈文述将来的愿望:他要像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那样,永远恩爱不渝,并共同观看那美丽的银河。“学誓长生”两句是说,他要以牛郎织女为例,发誓要与妻子永浴爱河,白头偕老。“同看织女牵牛”两句是说,他将与妻子一同仰望那美丽壮观的银河,共叙当年的美好时光。
此词是一首描写夫妻离别和思念之情的作品。上片写陈文述与夫人同游扬州,尽情享受欢乐时光;下片写他们分别之时的情景和未来的愿望。全词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