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披秀振,羡词成星子,琅玕十幅。还似楚骚传屈子,句里龙堂鳞屋。削迹艰虞,擅场风雅,未遣中书秃。何须哀怨,国香合在幽谷。
黄九秦七虽能,那如坡老,豪气尤堪掬。侬向欢场歌苦调,终类季疵击木。画壁垆头,题巾酒次,此事推君独。穿云裂石,好将配入豪竹。
【注释】:
小春红桥宴集,同限一屋韵,时有小鱼校书在座:在小春的时候,红桥上举行宴会,大家一起用同样的韵律来赋诗。校书,汉刘向,字子政,曾任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等职,后封阳武侯,谥孝元。他的官名叫“校书郎”。这里指鱼幼微,他曾任秘书省正字,因与宰相李德裕不和,被贬为明州刺史。
华披秀振,羡词成星子,琅玕十幅:华丽的衣裳光彩照人,优美的辞藻如繁星般灿烂,如同玉佩(琅玕)一般美丽。
还似楚骚传屈子,句里龙堂鳞屋:就像屈原的《离骚》传诵千古一样,每一句都如同宫殿里的龙形屋檐一样精美。龙堂,宫殿中供奉龙神之处。
削迹艰虞,擅场风雅,未遣中书秃:即使隐居生活也很艰辛,但能精通文采和诗艺却无人比得上。中书,古代官署名,主管朝廷文书。秃,头发秃落。
何须哀怨,国香合在幽谷:为什么还要哀愁呢? 国家的香气应该存在于深山幽谷之中。
黄九秦七虽能,那如坡老,豪气尤堪掬:虽然黄庭坚、秦观等人也擅长诗歌,但谁能像苏轼这样豪放的气概呢?
侬向欢场歌苦调,终类季疵击木:我曾经在欢乐的场所唱歌,唱得非常辛苦,最终像敲击木头的人那样笨拙。季疵,春秋时期鲁国人名。孔子曾说:“季孙之赐我乐,使我坐想行思。”季孙,即季札。孔子在这里借季札自喻。
画壁垆头,题巾酒次,此事推君独:你曾经在酒席上作画并题字,这件事只有你能独领风骚了。
穿云裂石,好将配入豪竹:你的诗句如同穿云裂石般动人心弦,真是豪放的气概啊!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全诗通过写苏轼的才情高绝,以及自己才华不及而心怀不平的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开头两句是写景:“华披秀振”,意思是华丽的衣裳光彩照人;“羡词成星子”,意思是优美的辞藻如繁星般灿烂。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华美的图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词才的羡慕。“还似楚骚传屈子,句里龙堂鳞屋”,意思是就像屈原的《离骚》传诵千古一样,每一句都如同宫殿里的龙形屋檐一样精美。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高超才华。
接下来的句子是写诗人自身的感受:“削迹艰虞,擅场风雅,未遣中书秃。”意思是即使隐居生活也很艰辛,但能精通文采和诗艺却无人比得上。这一句既体现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是写诗人的感慨:“何须哀怨,国香合在幽谷。”意思是为什么还要哀愁呢? 国家的香气应该存在于深山幽谷之中。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现实的不满,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支持。
最后三句是抒发诗人的情感:“黄九秦七虽能,那如坡老,豪气尤堪掬。”意思是虽然黄庭坚、秦观等人也擅长诗歌,但谁能像苏轼这样豪放的气概呢?!“侬向欢场歌苦调,终类季疵击木。”“侬”在这里是诗人自称的语气词,表示谦逊。“苦调”,意为苦闷的声音,这里指诗人在欢乐的场合中歌唱的艰难。“季疵”,指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名季札。孔子曾说:“季孙之赐我乐,使我坐想行思。”季札在这里借代自己的遭遇。“击木”,意为敲击木头,比喻笨拙地做事。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处境的自嘲。
整首诗以咏史抒怀为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自己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