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无分,叹仓皇兵解,空留残蜕。剩此裹头遗制在,想象狂歌椎结。绿绮声沈,兵符篆烬,柱后偏无缺。辽东皂帽,算来还逊芳烈。
因念再易沧桑,曼殊运去,往恨应消歇。却痛南交天柱折,珠海翻成鲸窟。掷帻伤心,请缨虚愿,日夕循余发。畸人往矣,萧条异代谁说。
注释:
百字令·为冼玉清题所藏邝湛若玛瑙小冠,上有明福洞主四字隶书款
黄冠:黄色的帽子。无分:没有区别,没有分别。
叹:感叹。
仓皇:匆忙,急迫的样子。兵解:战争结束,停止作战。空留残蜕(huá qiě):留下残损的尸体。
裹头遗制:指包裹头发的小帽。想象:想象中的景象。狂歌椎结:大声呼喊,手击打头部,形容豪放地唱歌。
绿绮声沈(shěn):绿绮古琴的声音低沉。沈,沉没。
兵符篆(quán)烬:兵器上刻有文字的印章烧成灰。偏:通“篇”,全。
辽东:古代地名,今辽宁一带。皂帽:道士戴的黑色帽子。算来:想来。
芳烈:美好的节操和德行。
因念再易沧桑,曼殊运去,往恨应消歇:回想世事变迁,感慨自己命运多舛。曼殊运:命运多舛。
却痛南交天柱折,珠海翻成鲸窟:却悲痛于南海的天柱折断,海水翻腾成了大鲸鱼的巢穴。南交:南海。天柱:《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中的擎天巨柱名。
掷帻伤心,请缨虚愿:扔下帽子感到伤心,请求出征却无法实现。掷帻,扔掉头巾,表示悲伤,也用来比喻辞官。缨:系帽带的丝绳,这里指代官员的佩剑。
畸人往矣:像你这样不寻常的人已经去了。畸人:不寻常的人。往矣:走了。
谁道:谁说?
赏析:
《百字令》,双调,一百零一个字,前段五仄九平韵,后段六仄七平平韵。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写对朋友赠物的感怀。作者在词序中说“为冼玉清题所藏邝湛若玛瑙小冠”,说明这首词是为一件纪念品而写的。小冠是帽的一种,用玛瑙制成,上面有“明福洞主”四个字。“明福洞主”是指明代的福王朱由崧(明福),他是隆武帝之孙,隆武帝被俘后,他被封为监国。这首词就是为这位“监国”而作的咏物词。
首二句点出赠物的题意和赠物人的身世。“无分”,谓不分彼此,不分贵贱、亲疏。“仓皇”,“兵解”两句承上启下,写赠物人对国家大事无能为力,只好退归林下的无奈和悲凉心情。“空留残蜕”句以“残蜕”喻自己的尸骨。“想象狂歌椎结”句写赠物人壮年时慷慨激昂,豪放不羁的气概。这几句总括了赠物人一生的经历和性格特点。
以下六句追忆赠物人的往事。“绿绮声沈”,化用谢安与友人听琴的故事。绿绮琴是著名的乐器,相传为东汉末年蔡邕所造。谢安曾将琴送给友人王徽之,王徽之爱它,但不敢自用。后来谢安去世,王徽之将琴送还给谢安的儿子谢朗,让他可以继承父志。这里以绿绮琴比赠物人的高才远略,暗寓其功业未就,徒然抱憾。“偏无缺”三句,进一步抒写赠物人功业未成的悲愤。“辽东皂帽”,化用《晋书·刘聪载记》载,刘聪曾以墨涂黑自己的帽顶,以示不同凡俗。又据《晋书·石勒载记》,石勒曾以红涂黑帽子,以表其非庸人之意。这里以辽东皂帽指赠物人功业未成、身遭不幸的遭遇。“算来还逊芳烈”,意思是想当初他的才能和节操都远远超过一般人,现在却被贬到南方去了。这几句抒发了他对当时政局的不满和自己遭受打击的愤慨之情。
以上十二句追述赠物人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感情,都是围绕“玛瑙小冠”来展开的,最后六句则从侧面衬托小冠的特点,突出了小冠的艺术价值。“却痛”、“却悲”两字,把赠物人内心的痛苦、悲伤推向高潮。“天柱折”、“鲸窟成”两个典故,更是把赠物人的悲剧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令人为之扼腕叹息。“掷帻伤心,请缨虚愿”二句,既写出了赠物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也表现了他在仕途上不得志的苦闷和彷徨。“畸人”句则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控诉。
收束全词。“谁道”,即“谁知”的意思。作者通过咏物寄情的手法,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气。全词语言凝炼,意境深远,结构严谨而又错落有致,堪称咏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