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绿,水𦾴红。泪睫听莺,谢娘春来归思慵。
不如栀子两心同。夜凉双凤语,蜀弦中。

【注释】

遐方怨:远在天边的怨恨。遐,远;方,处所。

官柳绿,水𦾴红。泪睫听莺,谢娘春来归思慵。

谢娘:对女子的尊称。谢,谦辞;娘,母亲。

两心同:心意相同。

蜀弦中:指《琵琶行》中的“蜀江之水清且浅”,意即清澈见底的江水。

【译文】

官家栽种的杨柳发新芽了,河水也泛出嫩红色了。我听着窗外啼叫的黄莺,想起你,春天里你归来的心情是那样的懒散。

不如我们两人心意相通。夜深时双凤对鸣,我弹奏琵琶,诉说心中的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全诗从写景到抒情,由景入情再到情,层层深入,层层推进,把一个闺中少妇的幽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开头两句以景起兴,写景中寓含着人物的主观情感。”官柳绿”、”水𦾴红”,既点出了季节,又写出了环境。”绿”、”红”二字用得极好,既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又渲染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泪睫听莺”是写主人公听到外面黄莺的啼叫,联想到自己的心事,不禁流下了眼泪。”谢娘”句承上启下,说明她之所以流泪,是因为想到春天来了,自己不能像莺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归来。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引出后面两句的抒情。

后两句是对上面两句的进一步抒发。”不如栀子两心同”,意思是说,还不如我们俩心心相印,彼此相爱。”夜凉双凤语”,是说夜晚里两只凤凰相对而鸣,仿佛在倾诉衷肠。”蜀弦中”,是指作者在这时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春望》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里,作者将”两心同”、”夜凉双凤语”与杜甫《春望》中的”恨别鸟惊心”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恨。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一个少女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相思之苦。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流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