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残月,乍匆匆又是,一年过了。遍地飞花兼舞絮,没个人儿去扫。雨洗香消,风催绿褪,倍觉春归早。红颜难驻,东皇也促人老。
痛我一样飘零,问花知否,和尔成同调。花到来年依旧艳,人事更伤草草。打点枯肠,拼将情泪,聊共花容槁。一般沦落,此生空负怀抱。

【注释】

晓风残月:早晨的微风吹散了残存的月色。

乍匆匆:忽然,突然。又是:又是一个春天。过了:已过尽一年了。

遍地飞花兼舞絮:满地的花瓣和柳絮随风飘舞。没个人儿去扫:没有人来打扫。

雨洗香消,风催绿褪:雨水冲刷着花瓣,使它们失去了香气;春风吹动,使绿色的叶子渐渐脱落。更觉春归早:更感觉春天来得太快。

红颜难驻,东皇也促人老:美丽的容颜难以留住,连天上的玉皇大帝都催促人们衰老。

痛我一样飘零:我和你同样在风雨中飘零。问花知否,和尔成同调:你能不能知道?与我一样成为凋零的伴侣。

花到来年依旧艳:花儿明年还会像今年这样艳丽。人事更伤草草:人事更加令人悲伤。

打点枯肠:用尽了枯肠。拼将情泪,聊共花容槁:姑且用泪水浇灌,与花儿一同枯萎吧。

一般沦落,此生空负怀抱:我们都是一样地沦落天涯,此生枉然辜负了壮志豪情。

【赏析】

《念奴娇·咏梅》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之一。《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水龙吟”等。双调一百零三字,上片十句五平韵,下片十一句七平韵。该词以咏物为主,借咏梅花抒发自己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愤懑之情,表现了作者对政治的不关心,对人生坎坷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眷恋。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春天,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排斥打击,被迫离开京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生活处境极其艰难。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上阕开篇即点明时间:“晓风残月,乍匆匆又是,一年过了。”起句写晓风残月,意谓残夜的风、残月已经消逝,晨曦初照。次句承“残”字而来,说时光又匆匆地流逝,又是一年过去了。这里运用了虚指手法,表明词人时令已至暮春,感慨时光易逝。三四句写落花飞絮,“遍地飞花兼舞絮”,形容落花飞舞之态;“没个人儿去扫”,写无人收拾残枝败叶的情景。这里写出了落花飞絮之多,以及落花飞絮之无拘无束,形象地描绘出暮春景象。五六句写春归之速,春光难留。“雨洗香消,风催绿褪”,“香消”指落花,“绿褪”指嫩绿的树叶渐落。“倍觉春归早”,突出了春光易逝,春意难留的感受。七八句写落花飘零之苦。“红颜难驻”,比喻青春难驻,美丽容颜难以持久;“东皇也促人老”,则暗含天命难违之意。

下阕首句写自己与落花一样的飘零身世,“痛我一样飘零”,意为我和你一样飘零,一样不幸。第二句写落花与词人一样的遭遇:问花可知,自己也是凋零之辈;“和尔”即与你一样,与落花一样成为凋零的伴侣。第三四句写落花的坚韧精神。“花到来年依旧艳”,明年的鲜花仍然会像今年一样鲜艳夺目;“人事更伤草草”,但人事更令人悲伤而已。这两句既写落花的顽强生存,又寓示词人虽受排挤打压却仍要坚守信念的精神,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尾句写落花与词人的共同命运。“打点枯肠”,用尽了枯肠;“拼将情泪,聊共花容槁”,姑且用泪水浇灌,与花儿一同枯萎吧。最后两句写落花与词人的共同命运。“一般沦落,此生空负怀抱”,我们都是一样地沦落天涯,此生枉然辜负了壮志豪情。

全词借咏梅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报国无门的悲愤,表达了自己虽受排挤打压却仍要坚守信念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