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斜阳,认古甃颓垣,蝌篆苔翳。倦影铜驼,催入野花秋睡。尽教残梦沉酣,浑不管、劫馀何世。看凄迷、废垒萝蔓,犹似绮罗交曳。
艳尘空指前游地,黯销凝、屧香黏蕊。大秦西望苍烟远,谁解明珠佩。重溯故国旧闻,记八骏、曾驰周辔。惹赋情绵邈,春痕长晕,穆瑶池际。
【注释】
玲珑:精巧。四犯:乐名,曲牌名。
斜阳:指夕阳。
铜驼:铜铸的骆驼。古代传说,晋武帝为避胡尘而铸铜驼于洛阳,后遂以“铜驼”指京都或故都。
秋睡:指深秋时节的睡意。
残梦:未完的梦境。
劫馀何世:指战乱过后的时代。
绮罗交曳:形容蔓草缠绕的样子。绮罗:彩色的丝织品,这里代指花。
大秦西望:指长安西边。大秦,指古罗马帝国或欧洲西部,这里泛指西方。苍烟远:青烟远去。
周辔(pèi):即玉佩。八骏:指汉武帝所乘之八匹名马。《史记·孝武本纪》载,汉武帝祭天时,有八骏自天降下,武帝命作《八骏篇》。
赋情绵邈:抒发深情悠远。绵邈,遥远、悠长。
春痕长晕:春天的景色在眼中留下的痕迹。
穆瑶池际:瑶池,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写景抒发自己对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痛苦心情。诗中通过写夕阳斜照、铜驼、残梦和野花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
首联:“一片斜阳,认古甃颓垣,蝌篆苔翳。”
夕阳斜照,诗人首先看到的是残败的城墙和苔藓。这里的“残败”和“苔翳”两个词语,既写出了诗人所见,又暗含了他的心情。
颔联:“倦影铜驼,催入野花秋睡。”
这句写的是诗人看到的景象。铜驼是指古代皇帝出行时所骑乘的车,这里用来代指长安或故国。秋睡指的是深秋时节的睡眠。诗人看到夕阳斜照,不禁感叹自己的疲惫。他看到残败的城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之意。他看到野花盛开,却不知为何如此美丽,仿佛是在安慰自己一样。
颈联:“尽教残梦沉酣,浑不管、劫馀何世。”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虽然知道战争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仍然无法忘怀那些痛苦的日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看凄迷、废垒萝蔓,犹似绮罗交曳。”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到那些废垒上的蔓草,就像美丽的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一样。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夕阳、残梦、野花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充满了美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处的那个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