𢆯都路。最销魂、入眼桃千树。红桥几曲阑干,犹识昔游凭处。沧波梦醒春色远,梧云暗湘浦。对西风、鬓影衫痕,坠欢随水东去。
殷勤算有何戡,莺花地、当时尊酒频聚。一掬蓬莱余香剩,曾见惯、丁歌甲舞。斜阳外、寻常巷陌,听秋燕、多情劫后语。只江潭、倦柳丝丝,寄语应念吟侣。
【注释】
𢆯都路:地名,今河南开封一带。任父归国:指宋徽宗被金人掳去以后,其父亲任渊回国。销魂:形容极度伤感、痛苦。桃千树:形容繁花似锦。红桥、西风、鬓影、丁歌甲舞:皆为典故。红桥:在汴京(今开封)东门外一里。沧波梦醒春色远:指梦中的春天已经过去,醒来时已到了秋天。梧云暗湘浦:意谓梧桐树荫遮蔽了渡口。西风:指秋风。鬓影衫痕:指岁月流逝,容颜改变。坠欢随水东去:指美好的时光像流水一般逝去。
【赏析】
此词写于宋徽宗被俘北迁之后,词人与友人任渊父子在京城重逢,感慨万分,即席赋词以寄。全词上片追忆汴京故旧,下片感叹人生如梦,抒发羁愁旅恨,情真意切,凄楚动人。
词的上片写景叙事,重在叙友情。首句点明地点“𢆯都路”和时间“最销魂”,是全词的发端,也是全词感情的集中点。“入眼桃千树”三句,写汴京城内景色。这里用“红桥”作背景,“几曲阑干”写“红桥”的构造,“犹识昔游凭处”,说明作者曾在这里多次游玩过。“沧波梦醒春色远”一句,是说梦醒后看到汴京城中春光消逝。“对西风”二句,写秋燕飞过西风中,发出多情的哀鸣,引起作者的联想,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只江潭”,写燕子飞向长江边的潭中去了。“倦柳丝丝”两句,写燕子飞到江边,柳树长得很细很瘦,好像在叹息自己的憔悴。最后两句“寄语应念吟侣”,意思是燕子啊,你飞到我的同伴那里去吧,请告诉他我正在思念他。这是词人对自己朋友的一种安慰,也是一种自我宽解。
这首词的下片,主要是写词人的感慨。开头“殷勤算有何堪”,是说朋友们还在一起饮酒作乐,可现在却天各一方。接着“莺花地”、“丁歌甲舞”等句,都是用典故来表达这种感受。这几句是说,当年大家在一起喝酒作乐的时候,歌声嘹亮,舞姿翩翩;如今虽然还是在同一个地方喝酒作乐,但却再也找不到那种欢乐的感觉了。“斜阳外”,是说夕阳西下的景象。“寻常巷陌”,是说普通的街巷小道。“听秋燕、多情劫后语”,“劫后”,是经过灾难之后的代称。“多情”是说燕子非常会说话。燕子飞过街巷,发出许多话语,而它的话又充满了多情的意味。“只江潭、倦柳丝丝,寄语应念吟侣”一句,是说只有那垂头丧气的柳树还在苦苦思念着它的朋友们,希望他们能够回来。“江潭”是指江水的岸边。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曾经在一起作诗作文的朋友还在苦苦思念着彼此,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归来团聚。结尾两句“只江潭、倦柳丝丝,寄语应念吟侣”,是说只有那垂头丧气的柳树还在苦苦思念着它的朋友们,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归来团聚。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汴京故旧的作品。上片主要写景叙事,重点在于叙述与友人的友情。下片主要抒情言志,重点在于抒发羁愁旅恨。全词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表现了词人深厚的友情以及他对故土、亲人、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