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柳稣青,瘢苔褪碧,醉翁仙魄谁招。瘦了斜阳,隔江山色萧条。孤城一片霜笳起,问玉人、那处吹箫。便游踪、不是重来,也怕魂销。
阑干况是当年倚,唤冶红深翠,曾款轻桡。断梦惺忪,可怜明月今宵。湖光似恨鸥乡冷,趁东风、卷起春潮。更禁他、残鴂声声,啼过红桥。
【注释】:
- 平山:即平江府,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
- 髡(kūn)柳:指修剪得光光的柳树。
- 瘦了斜阳:意谓斜阳已瘦。
- 霜笳(jiā):即胡笳,北方少数民族吹奏的乐器。
- 玉人:美人。
- 冶红深翠:形容女子打扮艳丽。
- 唤冶红、曾款轻桡(ráo):呼唤着艳丽的红妆和轻快的小舟。
- 断梦惺忪:形容梦醒后的迷惘状态。
- 湖光似恨鸥乡冷:形容湖面像在恨冬天一样寒冷。
- 东风:指春风。
- 春潮:指春天的潮水上涨。
- 更禁他:又让他。
【赏析】:
《高阳台·平山感旧》是宋代词人张炎所写的一首怀人词。上片追忆当年与情人游赏平江的情景;下片写自己思念之情,表现了对情人的眷恋之情。全词意境凄清,情思缠绵。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平江府时的一次游览经历。词从回忆入笔,写当时情景。首句以“髡柳稣青”点出地点,而“斑苔褪碧”则写出环境之清幽。一个“瘦”字将斜阳写得有声有色,使读者仿佛听到夕阳的叹息,感受到一种萧瑟之感。“隔江山色萧条”,既照应题目中的“平山”,又是过渡到下文的关键一笔,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作者通过描绘景物,进一步烘托出自己的孤独凄凉。孤城一片霜笳起,使人感到一种悲凉气氛;问玉人、那处吹箫,又使人产生无限遐想。然而,即使游踪不是重来,也怕魂飞魄散。这一句中,既表达了词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又透露出对现实的忧虑与不安。
过片后两句是全词的重点,写词人在倚阑干时所见到的景象。这里,作者用“唤冶红深翠”来形容女子装扮艳丽,用“款轻桡”(即荡小舟)来表达游人的轻松愉悦。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令人不禁感到惋惜。
下片开头两句写梦中景象。梦中的月夜景色虽然美丽,但醒来后却感到十分空虚。这种空虚不仅是因为梦中的美景不再,更因为现实中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温馨与幸福。这种失落感使得词人更加怀念过去的时光。
最后两句则是对全词的总结与升华。这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东风”一词,将春风拟人化,使其具有了情感色彩。东风不仅带来了春意盎然的气息,还带走了词人心中的那份遗憾与惆怅。同时,这一句中的“春潮卷地”也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词通过对平山的描绘与回忆,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留恋之情。同时,这首词也展示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