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鱼竿一去,幻尘海、渺愁余。算柳浪莺闲,鸥波人远,负却西湖。音书又沉旧雁,问东风、还到故乡无。萍梗空惊岁晚,梅花自惜山孤。
林逋。合占幽居,飞桨伴,瘦筇扶。甚古树苔荒,遥峰翠减,不唤提壶。归途待从画里,怕春寒、催老夜啼乌。留得疏窗岫影,六桥烟雨模糊。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放鱼竿一去,幻尘海、渺愁余。”
- 注释: 放下鱼竿离去,如同在幻灭的尘埃中漂泊,留下无尽的忧愁。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离别西湖,踏上旅途时的情绪。”放鱼竿一去”指的是诗人准备离开的动作,”幻尘海、渺愁余”描绘了诗人在离开后感到的恍惚和孤独,像是在无边的尘世中漂流,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忧愁。
第二句:“算柳浪莺闲,鸥波人远,负却西湖。”
- 注释: 算了吧,像柳树随风摇曳、莺鸟悠闲自得,还有那飘荡在水面上的鸥鸟一样,人已经远离了美丽的西湖。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意识到,尽管周围环境(如柳树随风、莺鸟自由地飞翔)看似美好,但内心却是如此空虚和失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故乡西湖的深深眷恋。
第三句:“音书又沉旧雁,问东风、还到故乡无。”
- 注释: 书信的消息又一次沉寂,仿佛旧日南飞的大雁一样,我询问着东风吹来的春天,是否还能回到我的故乡。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提到“旧雁”,诗人不仅表达了与亲人分离的哀愁,同时也借大雁的形象来象征春天的归来和希望。
第四句:“萍梗空惊岁晚,梅花自惜山孤。”
- 注释: 浮萍般的生活使我感到惊讶,因为到了一年将尽的时候。梅花独自欣赏着山的孤独。
-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珍惜。”萍梗”意味着漂浮不定的生活或命运,而”岁晚”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用”梅花”自惜山孤来表达自己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
结语:“林逋。合占幽居,飞桨伴,瘦筇扶。”
- 注释: 林逋应该占据这样的幽静居所,伴随着飞动的长桨和瘦弱的手杖。
- 赏析: 这是全词的收尾之句,再次以林逋的形象作为结尾,突出了诗人对林逋那种高洁、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渴望。
译文:
我离开了西湖,放起了鱼竿,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幻灭的尘埃中漂泊。柳树随风飘扬、鸟儿自在飞翔,还有水面上飘荡的鸥鸟,都显得那么遥远,我都快要忘了自己曾经是这么靠近这片美丽的地方。现在我只能等待春风的到来,看它是否能吹散我心头的愁云。
我又想起了故乡的西湖,那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景色。但现在我却要离开,去追寻更远的地方。我不禁想问,春天的东风能否带我回到故乡?我担心,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会越来越孤单。但我也知道,即使身处异地,也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我还想到了林逋这位高士,他隐居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上,过着清贫而高雅的生活。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过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我渴望回到故乡,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同时,我也明白生活的无常,要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