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凄绝、枇杷门户。几阵轻阴,落花辞树。月暗西楼,夜鹃啼血竟何处?玉眸迟暝,知未尽、牵衣语。唱惯鲍家诗,忍更向、秋坟听取。
细数。自香瘢爇后,只共艳辰百五。春心费尽,算换得、雨酸风楚。当时若、休见云英,瘦不到、腰围如许。待剪断垂杨,还怕愁生霜缕。

【注释】

①最凄绝:最凄凉。枇杷门,指杜鹃花。杜鹃啼声如琵琶声。

②几阵轻阴,落花辞树:几场细雨,飘散了落花,杜鹃鸟也飞走了。

③月暗西楼,夜鹃啼血竟何处?:月光暗淡,映照着西楼,杜鹃鸟的啼哭声在夜空中回荡。

④玉眸迟暝:明亮的眼睛到了天黑时分才渐渐明亮。

⑤知未尽、牵衣语:知道还未能尽兴地说话。

⑥唱惯鲍家诗,忍更向、秋坟听取:已经熟悉了鲍照的诗歌,又不忍心再去听那哀伤的《蒿里行》了。

⑦细数:仔细计算。自香瘢爇后,只共艳辰百五:自从去年春末开始,到如今已有百零五日了。

⑧春心费尽,算换得、雨酸风楚:春天的心情耗尽了,换来的是雨酸风冷的日子。

⑨当时若、休见云英,瘦不到、腰围如许:如果当年不看见云英那样娇小玲珑,我就不会变得像现在这样胖乎乎的了。

⑩待剪断垂杨,还怕愁生霜缕:等到剪断垂柳,只怕愁思凝结在霜一样的白丝上。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词人的亡妻顾莺娘之作。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追忆往事,抒发悲情。全词语言清丽,情意缠绵,婉转低回,委婉动听,充分表现了词人沉痛的悼念之情。词人以“怨”字为线索,将词中的景物与人物联系起来,通过描绘景物来烘托人物形象和抒发感情。

起句以景入情,写词人对顾莺娘的无限怀念。词人首先描写了杜鹃花的哀怨,然后是杜鹃鸣叫的悲哀,再写杜鹃啼哭时的景象;最后写月色昏暗,杜鹃声哀怨不已。这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词人的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写法,叫做以景结情。

“玉眸迟暝”,点明时间已晚。词人此时正在西楼中徘徊,看着夜色渐渐降临,杜鹃鸟仍在不停地叫着。“知未尽、牵衣语”,说明顾莺娘还在等着他,希望他能多说一些话。“唱惯鲍家诗,忍更向、秋坟听取”二句,回忆过去两人一起欣赏鲍照诗歌的情景,又不忍再去听那些令人悲伤的《蒿里行》。这里的“秋坟”指的是顾莺娘家中的坟墓,“蒿里行”就是《蒿里行》这首哀悼死者的诗歌。

下片转入对往事的回忆。“细数。”三句回忆从去年春末到现在,已经有一百零五天了。这里用一个“细数”来表示这段时间之长,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悲苦。“春心费尽”,是说自己的心已经被消磨殆尽,再也难以承受相思之苦了。“算换得、雨酸风楚”,是说为了等待顾莺娘,自己忍受了太多的风雨之苦,如今换来的是雨酸风冷。这一句既写出了词人思念顾莺娘之深,又写出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当时若、休见云英”,意思是说如果当初没有见到云英那样的女子,那么自己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了。这里的“云英”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美丽而又贞洁的女子,她的形象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纯洁的心灵。“瘦不到、腰围如许”,是说即使没有云英这样的女子陪伴在身边,自己也不会变得如此肥胖的。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待剪断垂杨,还怕愁生霜缕”二句,是写词人此刻的心情。他已经剪断了垂杨柳枝,却仍然担心自己的愁绪会在秋风中凝结成霜丝一样。这里的“愁”不仅仅是指个人的情感,还包含了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词更加深情而富有韵味。

此词是一首悼念词人亡妻的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杜鹃花的哀怨、杜鹃鸣叫的悲哀以及月色昏暗等景象,展现了词人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词人也通过回忆往事,抒发了自己的悲痛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