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裛鞭丝,冷侵衣袂,条山吹雨冥冥。才过梅黄,千林点滴秋声。客怀已是凄清。况征途、流潦纵横。风陵回首,莲峰翠鬟,犹隐云屏。
飞蓬自去,倚竹仍留,小窗絮语,灯火青荧。荷花桂子,人间何处西泠。短堠长亭。数邮奁、听彻兰更。泪痕凝。钱江到时,看取吴绫。

【注释】

行蒲州道——在陕西渭北一带的官道上行走。蒲州,唐代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

雨行——雨中行走。

夏初——夏季之初。

润裛(yì)鞭丝——雨后湿润了马鞭上的丝。裛,同“浥”。

冷侵衣袂——雨寒透入衣服的袖子。

条山——即太行山,位于今河北西部、山西省南部和河南北部。

冥冥——昏暗。

梅黄——梅花盛开时的颜色。唐时以梅为五瑞之冠,故称梅花为“梅黄”。

凄清——悲伤凄凉。

流潦纵横——雨水纵横流淌。潦,水潦,积水。

风陵,指风凌渡口(在今陕西风翔县)。

莲峰,指莲花峰(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南)。

犹隐云屏,指云雾弥漫遮蔽山峦。

飞蓬自去,倚竹仍留——像飞蓬一样随风飘扬而去,又依偎着竹子而停。形容身不由己地漂泊不定。

小窗絮语——在小窗户里低语交谈。絮,棉絮,比喻人。

灯火青荧——灯光暗淡。

荷花桂子,人间何处西泠——荷花与桂花是世间珍品,但它们都在遥远的杭州西泠,不知在何方?这是作者的感慨。西泠,古地名,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附近。

短堠长亭——古代驿路上设有标记里程的土堆或石堆,俗称“堠”。

听彻兰更,指听彻夜更鼓声。兰更,用兰木做成的更棒,用以计时报时。

钱江——指浙江的钱塘江(又称浙江),钱塘江下游入海处有吴山,因而得名吴绫。这里泛指杭州一带。

【赏析】

《夏初临雨行蒲州道中有忆》,作于公元1107年(宋神宗元丰二年)春。诗中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润裛鞭丝,冷侵衣袂”,描写了雨水滋润了马鞭上的丝绳,使马鞭更加湿润。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雨水的景色,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第二句“才过梅黄,千林点滴秋声”,描绘了经过梅黄时节,树林里的秋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一句诗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气息。

第三句“客怀已是凄清”,描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他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自己身处异地,没有亲人和朋友在身边陪伴。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的景物。他看到了太行山的雨景,感受到了雨中的寒冷和湿气;他还看到了流潦纵横的景象,体会到了水流的奔腾和激荡。这些景物都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凄凉的感觉。

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家乡的人和事。他想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看到了那些熟悉的风景,感受到了那些美好的记忆。然而,现在他却身处异地,无法再回到故乡。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更加凄凉和孤独。

最后两句诗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们,希望他们能够过得幸福快乐。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回到故乡,和家人朋友团聚。然而,命运却让他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离别和痛苦。这种无奈和遗憾让人感到更加凄凉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态度。它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有哲理性,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