泬寥千里寒空色,谁教玉龙轻占。望里仍飞,愁边又聚,不许梨花香泛。阳台恨敛,漫提起巫峰,那回春感。梦雨苍凉,楚腰羞向近来减。
探梅曾约旧崦,鹤衣寻径处,幽境空念。澹欲黏天,浓应酿雪,赢得今番凄黯。山螺翠掩。更隐约疏林,墨痕低染。界破冥蒙,冷鸦三四点。

【注】

⑴齐天乐:词牌名。

⑵玉龙:指云。轻占,轻轻占有,形容云朵轻盈飘逸。⑶望里:远望时。⑷“愁边”句:忧愁之处有云聚。⑸阳台:神话中巫山神女居住的地方,相传为楚王游幸之所。⑹漫:随便地。提起:提起往事。⑺楚腰:形容女子腰肢纤细。减:减少。⑻探梅:探梅花,泛指赏梅。旧崦:故园的角落。⑼鹤衣:鹤毛制成的衣服(传说中仙鹤羽毛可制衣服),寻径:在山林中寻找路径。⑽澹欲黏天:淡薄得仿佛要粘到天际一样。⑾墨痕:墨迹。⑿冥蒙:阴暗迷蒙。⒀冷鸦三四点:指寒鸦啼鸣声。

【赏析】

这首词写景抒情,上片写天上的浮云,下片写地上的梅枝。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飘忽不定的云海烘托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泬寥千里寒空色,谁教玉龙轻占。” 起首二句,写天之广、云之浓,云如玉龙,轻飞腾于万里之空,此情此景令人神往。“玉龙”二字,用拟人手法写云,写出云的形态,生动传神。“望里仍飞,愁边又聚,不许梨花香泛”。“望里”,指远方。“愁边”,指近处。言云从远处飞扬,从近处聚合,不让梅花的香味四溢。“玉龙”二字,不仅写云的形状,而且写其动态,更写其神态;“仍飞”、“又聚”,既表现了云的变幻莫测,又表现出云的高远飘逸。“望里”与“愁边”、“仍飞”与“又聚”,两相对照,突出了云的多变与高远。“不许梨花香泛”,即“不使梅花独自开”,言其不让百花独放,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美景的赞美之情。

“阳台恨敛,漫提起巫峰,那回春感。” 言因怀念故乡而引起哀伤,不禁想起巫山神女的传说。巫山上有神女居处,楚王游历至此,神女为之着迷,遂与楚王结为夫妻。后楚王离去,神女思念不已,便对着山峰呼唤:“我所爱的人哪!”从此之后,每当春天到来之时,神女便在山顶上徘徊悲叹。此处化用《离骚》“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之语意,将神女比作楚王,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梦雨苍凉,楚腰羞向近来减。”“梦雨”喻指梦境中的细雨,言梦中亦是如此凄清寒冷。言梦中亦是如此凄清寒冷,则可知现实中的凄凉更是如此。“楚腰”喻女子之腰身,言女子的腰身因思念故乡而渐渐消瘦起来。“楚腰”二字,既写出了女子的体态之美,更写出了其内心的哀怨之情。“近来减”即“近来瘦”,“楚腰”本就纤细,再因相思而瘦,则更加显得娇弱可怜。这两句既是实写女子相思之苦,也是虚写自己思乡之苦。

“探梅曾约旧阎,鹤衣寻径处,幽境空念。”“探梅曾约旧阎”,谓曾经约定一同赏梅的地方是旧日的家园。“鹤衣寻径处”,谓在山林中穿行寻找途径。“幽境空念”,谓在这幽静的山林中只有空想而已。言在此幽静的环境中只能空想而已、徒然怀想,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留恋和深切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之情。

“澹欲黏天,浓应酿雪,赢得今番凄黯。” “澹欲黏天”,谓淡薄到仿佛要粘到天空一样,暗含着思念之深、感情之浓;“浓应酿雪”,谓浓郁如同酿雪一般,言其思念之情深沉至极、感情之浓烈至极。“赢得今番凄黯”,意为因此使得今天的心情变得如此凄凉悲伤。“赢得”二字,既是说因为思念故乡而导致心情变得如此凄凉悲伤,同时也暗示出自己思念故园、盼望归去的心情是如此急切而迫切。

“山螺翠掩。更隐约疏林,墨痕低染。”“山螺”,即山峰,这里代指故乡。“翠掩”,谓青翠欲滴的山峰被云雾遮挡住了。“墨痕低染”,谓黑色的山峰仿佛被墨水所染似的。言此处的景色被云雾所遮掩,山峰似墨染一般黑,给人以朦胧迷蒙的感觉。

“界破冥蒙,冷鸦三四点。”“冷鸦”,指乌鸦,此处借指孤雁。“界破冥蒙”即“冥冥蒙胧”。“冥冥蒙胧”指天色昏暗不明。“冷鸦三四点”,言天色已晚,乌鸦成群飞翔,发出几声凄凉的叫声。此句既写天色已晚、乌鸦啼叫的景象,又隐含着夜幕降临、黑暗即将笼罩大地的意思。言天色已晚,乌鸦啼叫的声音传入耳中,此时正值夜幕降临、黑暗即将笼罩大地的时候,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惆怅之感。

全词融情入景,寓情于景之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上片通过写天上浮云的变化多端、高远飘逸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美景的赞美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片则通过写故乡的山川、林木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飘忽不定的云海烘托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