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已是销魂地,西风况禁凄恻。鹫岭初升,鸳楼乍映,依约圆冰飞出。澄辉似昔。只酒罢春溶,梦孤秋碧。漫忆前身,水精帘下又今夕。
青天重诉怨抑。素蟾流影外,难寄消息。悄倚娥妆,闲抛绿药,一杵元霜空惜。瑶笙夜寂。斗青女婵娟,误他孀魄。泪点金波,任教菱镜湿。

齐天乐 · 寒月

【诗词原文】

广寒已是销魂地,西风况禁凄恻。鹫岭初升,鸳楼乍映,依约圆冰飞出。澄辉似昔。只酒罢春融,梦孤秋碧。漫忆前身,水精帘下又今夕。

青天重诉怨抑。素蟾流影外,难寄消息。悄倚娥妆,闲抛绿药,一杵元霜空惜。瑶笙夜寂。斗青女婵娟,误他孀魄。泪点金波,任教菱镜湿。

【诗词翻译】

寒冷的月光已经是令人神伤的地方,西风吹过更让人感伤。在高高的山峰上开始升起新月,在高楼之上刚刚露出皎洁的月亮,仿佛是圆冰从天空飞出的样子。澄澈的月光像过去一样明亮。只是酒后春天融化的月光溶入梦中,秋天明亮的月光独自飘荡。

天空重新诉说着忧愁和不满。清冷的月亮从窗外投射出来的影子之外,无法传达消息。悄悄地靠在嫦娥的化妆台上, 闲散地扔下绿色的药丸,一杵元的霜花在空中飘落。美丽的仙女吹奏的瑶瑟夜晚寂静无声,与天上的仙女相比显得暗淡无光,她误了寡妇的灵魂。眼泪滴在金色的波纹上,让镜子都变得潮湿。

【注释译文】

词的上阕写景抒情,写景中蕴含着诗人对往事的追怀。“广寒”指月宫,传说为月神所居之地。“销魂”语本南朝梁简文帝《曲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形容极度悲伤或惊惧时心神恍惚、烦乱不安的状态。“西风况禁凄恻”句,意思是:西风凛冽刺骨,使人感到更加凄凉悲切。“鹫(jiù)岭”指庐山。“鸳楼”即高楼,泛指高楼台榭。“圆冰”即明月。“澄辉似昔”,意思是:清澈的月光好像过去一样明亮。“酒罢”三句,意谓酒醉之后明月消融于梦幻,秋色明亮而孤独。“漫忆前身”,意为回忆从前的生活,“水精帘下又今夕”。 “水精帘”是一种用水晶装饰的帘子。“水精”借代指明月。“又今夕”,意为又在今夜。“青天重诉怨抑”,意思是:青天的月亮也向人们诉说着心中的怨恨和不满。“素蟾(chán)”指月亮,“流影”是说月亮的光芒四射。“难寄消息”句,意思是:难以传递消息。“悄倚娥妆”句,意思是:悄悄靠着嫦娥的化妆台。“闲抛绿药”,意思是:随意扔掉绿色的仙药。“瑶笙夜寂”一句,意思是:美丽的仙女吹奏的瑶瑟夜晚寂寞无声。“瑶瑟”是古代一种弦乐器,相传黄帝的女儿素女曾作《清角之操》。“青女”指月亮,这里代指仙女。“误他孀魄”,意思是:误了寡妇的灵魂(孀:寡妇)。“误他孀魄”句,意思是:误了他孤单的灵魂。

下阕写天上人间,天上人间的月亮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青天重诉怨抑”二句,意思是:天空重新诉说着忧愁和不满。这两句的意思是,天公也抱怨着人间的种种不平事。“素蟾流影外”,意思是:清冷的月亮从窗外投射出来的影子之外。“难寄消息”,意思是:难以传递消息。“悄倚娥妆”三句,意思是:悄悄地靠着嫦娥的化妆台,闲散地扔下绿色的药丸,一杵元的霜花在空中飘落。“悄倚娥妆”,意思是:悄悄地靠着嫦娥的化妆台。“绿药”是青色的美玉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嫦娥。“元霜”指白露、寒霜之类,这里指霜。“瑶笙夜寂”二句,意思是:美丽的仙女吹奏的瑶瑟夜晚寂静无声,与天上的仙女相比显得暗淡无光,她误了寡妇的灵魂。“泪点金波”,意思是:泪珠洒落在金色的波纹上。“任教菱镜湿”二句,意思是:任由菱花镜被泪水打湿。“教”字在这里是任凭的意思。“教菱镜湿”,意思是:任凭菱花镜被泪水打湿。

全词描写了中秋之夜月色的变化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起首两句以月起兴,写秋月如洗,月华澄澈,但月已西沉,人已入梦,所以词人不禁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接着两句由物及情,写出了月色的美以及月下人的愁思,暗示了主人公此时的心情。以下几句则是想象中的仙境生活。结末两句则写现实的遗憾和悲哀。

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天上人间的月亮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暗含词人的感慨和失落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