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天空诉。姑思曲,青闺遗恨重谱。几回箴管呼鸡鸣,傍翠屏微步。怪一榻、缠绵絮语。催归频指西来路。
向夜月幽房,早卸翅、衔珠臂饰,惨黛偷聚。人静绣幕低垂,纤裳手挽,暗怯猩点濡缕。枉将心事祝灵香,奈返魂无据。看掩抑啼妆最苦,人间真有痴儿女。染泪痕、栏干外,认取明年,杜鹃红处。
霜叶飞
佛天空诉。姑思曲,青闺遗恨重谱。几回箴管呼鸡鸣,傍翠屏微步。怪一榻、缠绵絮语。催归频指西来路。
向夜月幽房,早卸翅、衔珠臂饰,惨黛偷聚。人静绣幕低垂,纤裳手挽,暗怯猩点濡缕。枉将心事祝灵香,奈返魂无据。看掩抑啼妆最苦,人间真有痴儿女。染泪痕、栏干外,认取明年,杜鹃红处。
注释:
- 霜叶飞:词牌名,又名“霜叶秋”、“霜叶怨”、“凤归云”等。
- 佛天:佛教的天堂。
- 姑思:女子思念之情。
- 青闺遗恨:女子怀念亲人的遗憾之情。
- 箴管:古代乐器的一种,用竹制或木制的笛子。
- 倚翠屏:站在绿色屏风旁边。
- 缠絮语:缠绕在一起的话语。
- 催归频指西来路:不停地催促归家。
- 月幽房:夜晚的寂静房间。
- 翼:这里指鸟的翅膀。
- 衔珠臂饰:像珠宝一样珍贵的装饰物。
- 黛:黑色颜料。
- 猩点濡缕:红色斑点沾湿了衣带。
- 祝灵香:祈祷神灵。
- 返魂无据:无法使灵魂返回身体。
- 掩抑啼妆最苦:掩饰不住的哭泣和化妆最为痛苦。
- 人间真有痴儿女:世上真的有痴情的孩子。
- 染泪痕:眼泪留下的痕迹。
- 栏干外:栏杆之外。
赏析:
《霜叶飞·佛天空诉》是一首描绘女子思念之情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悲伤。
首句“佛天空诉”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女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佛天”可以理解为佛教的天堂,也可以理解为佛祖的天宫,暗示了女子心中的无尽思念和对亲人的深深牵挂。
接下来的句子,“姑思曲,青闺遗恨重谱”,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青闺”指的是女子的闺房,而“遗恨”则是指过去的回忆和遗憾。女子在闺房中反复思考着过去的事情,希望能够重新经历那些美好的时光。
接下来的部分,“几回箴管呼鸡鸣,傍翠屏微步”描述了女子在闺房中的情景。她不停地吹奏着笛子,希望借助音乐的力量唤醒梦中的亲人。她站在绿色的屏风旁边,轻轻地踱着步子,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或者在等待着什么。
“怪一榻、缠绵絮语。”这部分描述了女子与亲人之间的对话。她在床上辗转反侧,不断地说着缠绵悱恻的话语。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内心的挣扎,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催归频指西来路。”这部分则描绘了女子对家人的期盼和思念。她不断催促家人早点回家,因为她知道只有家人在一起才能给她带来安慰和支持。这里的“西来路”可以理解为家乡的方向,也可以理解为家人所在的地方。
“向夜月幽房,早卸翅、衔珠臂饰,惨黛偷聚。人静绣幕低垂,纤裳手挽,暗怯猩点濡缕。”这部分描绘了夜色中的闺房景象。女子在月光下静静地躺在床上,准备脱去华丽的装饰品,以便于更好地融入这个宁静的世界。她的双手轻轻挽起细长的丝带,红色的斑点沾染了她的衣带。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神秘和诱惑,也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枉将心事祝灵香,奈返魂无据。”这部分则表达了女子对亲人的渴望和无奈。她试图通过祈祷的方式让自己的亲人能够回来陪伴自己,但是她知道这样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这里的“返魂无据”可以理解为无法让灵魂回到身体,也可以理解为无法让亲人回到身边。这种无奈和失望的情感深深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看掩抑啼妆最苦,人间真有痴儿女。”这部分则描绘了女子的痛苦和悲哀。她掩饰不住自己的泪水和妆容,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如此地伤心和难过。这里的“掩抑啼妆最苦”可以理解为掩饰不住的泪水和妆容是最痛苦的,也可以理解为无法抑制的哭泣是最痛苦的。这样的画面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内心的挣扎,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染泪痕、栏干外,认取明年,杜鹃红处。”这部分则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她希望自己能够在明年春天的时候看到杜鹃花开红艳的样子,以此来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这里的“杜鹃红处”可以理解为杜鹃花盛开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女儿红酒的颜色。这样的画面充满了情感的温暖和未来的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女子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悲伤。词中的每个场景都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内心的挣扎,让人深感同情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