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岂必神仙,几人解识苏髯意。河源星变,天孙持赠,君平妙譬。炼自娲皇,鞭辞赢政,拜从颠米。问谷城山下,何如海岳,英光并,长虹气。
劫火昆冈曾记。剩痴顽、此闲游戏。尚堪供奉,无劳袍笏,谁兄谁弟。寸碧遥岑,三天琼岛,老怀孤寄。叹名山管领,风尘鬓发,有星星泪。

【注释】

①黄少穆:指北宋诗人黄庭坚。拜石图:指《题画》,是黄庭坚的名作,诗中赞美石的神奇,表现了作者对石的热爱和敬仰之情。②武陵: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苏髯:指苏轼。苏轼曾自比为河神,故称“苏髯”。③河源星变:指黄河源头发生的变化。天孙:即织女星。传说她曾将天上的云彩赠给牛郎,以示恩赐。君平:指汉代张良的故事,张良曾用剑斩白蛇,以献给汉高祖刘邦,刘邦认为他是个贤臣,所以把黄石山赐给他。④颠米:指米颠、米芾(1051-1107),宋代书法家,字元章,号海岳外史。⑤谷城山:在今四川广安市北,有“天下第一峰”之称。⑥昆冈:昆仑。⑦痴顽:愚蠢。此闲游戏:指玩味欣赏图画。⑧无劳袍笏:不必穿戴官服。⑨老怀孤寄:指心怀孤独。⑩名山管领:意为能统率天下名山。风尘鬓发:指年事已高,头发花白。星星泪:形容白发如星星一样密集。

【赏析】

这首题画诗,是黄庭坚对北宋画家米芾的《题画》一诗的和作。黄庭坚和这首诗主要是赞颂米芾的画作,表达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赞赏和热爱。

开头两句,黄庭坚先提出疑问,说:“武陵难道一定要神仙么?几个人能理解苏东坡的用意?”这里的“武陵”,指的是黄庭坚居住的地方——湖北黄冈。他在这里感叹,自己的家乡离武陵并不遥远,但为何不能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得到苏东坡那样的赏识。接着,他又提到米芾的画,认为它“炼自娲皇,鞭辞赢政”,意思是米芾的画作经过精工雕琢,从神话传说中汲取灵感,又超越了秦代的赢政时期,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这两句既是对画作的赞誉,也是对米芾本人的肯定和赞美。

黄庭坚进一步展开描绘画面的内容。他写道:“问谷城山下,何如海岳,英光并长虹气。”这里,他用“问”字引出了自己的疑问,询问米芾的画作是否能够与古代的名山相媲美。他认为,如果将画中的山水与真正的名山相比,那么画中的山水一定会胜过真正的名山。因为真正的名山虽然壮丽无比,但毕竟是有限的,而画中的山水却可以无限延伸,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他还借用了“长虹气”这一意象,来形容画中的山峰气势磅礴,如同一条巨龙在天空中飞翔一般。这种描绘手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黄庭坚又进一步展开了对画作内容的描绘。他写道:“劫火昆冈曾记。剩痴顽、此闲游戏。尚堪供奉,无劳袍笏,谁兄谁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将昆仑烧成了灰烬,但幸好还有幸存的文物。米芾的画作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人们才会觉得它值得收藏。至于那些官员们,他们不需要穿上官服来供奉这些艺术品,因为这些东西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则是对画作的评价。黄庭坚写道:“寸碧遥岑,三天琼岛,老怀孤寄。叹名山管领,风尘鬓发,有星星泪。”这里,他用“寸碧”、“三天”等词语来形容画中的山水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而“老怀孤寄”则是说自己心中只有这份爱好,没有其他的杂念。而“星星泪”则是用来形容自己的感慨和失落之情,仿佛是在诉说着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黄庭坚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