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今宵到耳倍凄凉,春声变秋声。是劳人羁绪,啼妆远别,寻梦难成。响逗檐花落处,晕冷逼愁镫。隔雨红楼迥,欹枕江城。
十载关河尘土,几素心剪烛,潇晦鸡鸣。带金笳铃索,相和似鏖兵。酒尊空、吴娘歌罢,定有人、和泪卜归程。昏连晓,向无眠里,两地同听。

【注释】

八声甘州:唐教坊曲名,因以“甘州”为词牌。又名《甘州遍》、《甘州令》。双调九十三字,平韵。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此调有单调和双调两种形式。单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两结各三句、两仄韵;双调九十七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两结各三句、两仄韵。

净社:即净社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岸,五代钱镠建,称钱王庙。

劳人羁绪:劳苦的人思念着远在异乡的亲人。

啼妆:古代妇女化妆用的胭脂。

梦难成:梦难成寐。

檐花落处:屋檐上的花瓣落下的地方。

潇晦鸡鸣:指天刚微亮。

带金笳(jiā)铃索:指马颈上系了金制的马嚼子。

相和似鏖(áo)兵:形容战鼓声震耳欲聋。

吴娘歌罢:指吴姓的歌妓唱完了歌。

带金笳:指马脖子上系着金制的马嚼子。

酒尊空:指酒已空。

昏连晓:指天将亮。

两地同听:指你我相隔两地,共同倾听这悠扬的琵琶声。

【赏析】

此篇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秋末冬初。作者当时被贬谪在广东,在岭南地区辗转飘零,心情悲凉。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上片首写雨夜独宿,听到的是雨滴敲打檐花的声音,而心中则回荡着凄切的啼妆别后的哀愁。

下片写对友人的怀念,他想象朋友也正在听着这凄凉的琵琶声而倍觉孤独寂寞。最后两句是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两人能共同倾听这琵琶声,那就心满意足了。

全词以琵琶声为线索,由听觉到视觉、心理描写与设想,层层深入,细腻委婉而又深沉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