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树。秦淮渡。细雨汀洲飞白鹭。斜阳门巷乌衣语。
燕子飞归何处。景阳宫井胭肢污。愁赋江南春雨。
【注释】
①调笑:嬉戏打闹。转踏:一种歌舞曲调名。姑苏台:即苏州台,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②崖树:山崖上的树。③秦淮渡:秦淮河的渡口。④斜阳:指太阳西下。门巷:街巷。乌衣:指乌衣巷。⑤燕子:这里用“燕子”比喻游子。⑥景阳宫井:景阳宫的井。胭肢:胭脂。这里用“胭肢”比喻泪水。⑦愁赋江南春雨:意思是说诗人因思念江南而愁绪满怀,借春雨来抒发自己的愁情。
【赏析】
此词是作者于元朝至正三年(1343)春,由金陵(今南京)赴扬州途中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词上片写游踪和所到之地,下片抒离思和伤别之意。
上片首句“调笑转踏姑苏台”,点明题中“行”字,表明作者此时是在游历之中。接着三句,描写词人所见之景:在秦淮河畔漫步时,细雨纷纷飘洒;在汀洲上,白鹭翩翩起舞。最后一句“斜阳门巷乌衣语”,写黄昏时分,游人在乌衣巷中的闲谈。
下片前三句:“燕子飞归何处?景阳宫井胭脂污。”这两句是说,燕子已从南方归来,而自己却依然漂泊在外。同时,也暗示着自己对江南的眷恋之情。“景阳宫井胭脂污”,这句是暗含着离别的伤痛。“愁赋江南春雨”,这是说,因为离别的痛苦,所以只能把这种感情寄托于江南的春雨之中了。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惆怅之情。全词风格清丽,婉转含蓄,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