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露台千气象,俊游联步英英。风回铃铎杂天声。彩毫夸绘日,鱼藻乐春明。
睡醒昆仑成隔世,岁华飞电堪惊。愁晞短发向初晴。老来知许事,蝴蝶梦三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作者感情。然后,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赏析句子,指出其表现手法及情感。
“忆昔露台千气象,俊游联步英英。”回忆往昔,露台上有千种气象,我与朋友们联袂而行,气宇轩昂。“忆”,回忆、追忆。“露台”,露台上有各种景物。“千气象”,指露台的景色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俊游”,英俊豪放的游历。“联步”,结伴而行。“英英”,英俊的样子。“风回铃铎杂天声”,风吹铃声,交响入云。“铃铎”,铜制摇动发声的器具。“风回”句写风吹动铃声,声音交织在天空中。“杂”,交错、混杂。“天声”,指天上的声音。诗人回忆过去与友人在露台上游玩的情景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用“千气象”“俊游联步”“英英”等词语,形容景色美丽,人英俊豪迈;用“风回铃铎”“杂天声”等词语,描绘了风吹铃声,交响入云的景象。
“睡醒昆仑成隔世,岁华飞电堪惊。”睡醒之后,眼前景象令人惊叹,恍若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昆仑”即指神话中的西王母所居之山,这里泛指高峻险要的地方。“睡醒”,醒来,这里暗喻世事变迁,人事不齐。“成隔世”,比喻世事沧桑,物是人非。“岁华飞电”,岁月流逝,像闪电一样迅速。“堪惊”,值得惊讶,令人惊叹。诗人醒来后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到世事变幻莫测,令人惊叹。
“愁晞短发向初晴,老来知许事,蝴蝶梦三更。”早晨起来,看着初晴的天空,愁绪萦绕着头发。“晞”,晒干。“许事”,“许”通“豫”。预兆、征兆。《庄子·天地》:“夫子隐机而坐,瞑目浸形,仰天吟曰:‘吾疑作龙于云雾,安所用哉?’”《汉书·扬雄传下》:“吾且何为乎,彷徉于太昊之门?”“老来知许事”,意思是老了才知道人生的意义所在。“许事”,预兆、征兆。诗人早上起来看着初晴的天空,愁绪萦绕着头发,感叹人生的意义所在。“蝴蝶梦三更”,意思是蝴蝶梦,在三更时分入睡。“三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第三更。诗人说自己晚上在三更时分入睡,做着蝴蝶梦。
这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答案】
译文:
回忆往昔,露台上有千种气象,我与朋友们联袂而行,气宇轩昂。风吹铃声,交响入云。睡醒之后,眼前景象令人惊叹,恍若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早晨起来,看着初晴的天空,愁绪萦绕着头发。老来才知道人生的意义所在,蝴蝶梦在三更时分入睡。
赏析:
全诗通过写诗人回忆往日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回忆往昔,露台上有千种气象,我与朋友们联袂而行,气宇轩昂。接着两句写醒来后所见,睡眼惺忪之际,眼前景象令人惊叹,恍若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最后两句描写了晨起后的所见所感。诗人早晨起来看着初晴的天空,愁绪萦绕着头发;老来才知道人生的意义所在,蝴蝶梦在三更时分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