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春风,不知何处无离别。灯残孤馆正凄凉,空对溶溶月。枕上离魂欲绝。更声声、杜鹃啼血。病中寒食,恕里清明,总成虚设。
流滞经年,异乡言语差能说。繁弦急管故撩人,听着肠如割。千缕垂杨摇曳。记河桥、那时攀折。可怜年少,青镜无情,顿生华发。
【解析】
“烛影摇红”为词牌名,又名“烛江龙”“河传”。此调上片起三句写景:春风万里,不知何处无离别。灯残孤馆正凄凉,空对溶溶月。下片写离愁:枕上离魂欲断。更声声杜鹃啼血。流滞经年,异乡语言差能说。繁弦急管故撩人,听着肠如割。
【译文】
万里春风吹拂着大地,不知道何处没有离别的哀愁。灯残了,孤馆正显得凄清冷清,对着一轮圆月。枕头上的离魂将要绝尽。更声声、杜鹃啼血。病中寒食节、清明时节,总成为一场虚度。
滞留异乡一年之久,异乡的语言勉强说得来些。琴瑟的繁弦急促地弹奏着,使人感到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赏析】
“万里春风,不知何处无离别。”词人开篇即点明题意:“离愁”,这是词人所要抒写的主旨,也是他写作本词的目的所在。“万里春风”四句是说,这大好春光无处不在,但到处都有离愁别绪。“灯残”三句写夜深人静时的情景,孤馆灯火阑珊,明月当空照临,词人独倚在床头,面对满室的月光,心却如同被绞一般难受。“空对”两句是说,面对如此凄凉的夜景,词人不禁悲从中来。而这种心情的触发又是由“枕上离魂欲绝”引起的。“更声声、杜鹃啼血。”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离愁。“病中”三句是说,自己身患疾病,在寒食节、清明节的时候更是难以度过,总是徒增惆怅。
“流滞经年,异乡言语差能说。”过片处,作者以“流滞”二字领起全词,道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悲。“繁弦急管故撩人,听着肠如割。”过片之后,作者又以“繁弦急管”四字领起,写出自己因思念家乡而倍感忧伤。“千缕垂杨摇曳。”过片以后,词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景象:杨柳随风飘动,犹如千万缕绿色的丝带。“记河桥、那时攀折。”过片以后,词人再次回到现实之中,回忆起当年与情人相会于河畔的桥头,相互攀扶,依依不舍的情景。“可怜年少,青镜无情,顿生华发。”过片以后,词人又用“可怜年少,青镜无情,顿生华发”三个短句收住全词,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无法摆脱衰老之苦的感慨。
这首词通篇运用比兴手法,通过描写自己身处异地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表现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青春的怀念之感。整首词语言流畅清新,情真意切;意境开阔,含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