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死元非死。恨临分、不容诀别,我来迟矣。斜日在林人竟去,空有丛残文字。盈老屋、数闲而已。成佛生天无凭据,定千秋、位业今朝始。君不见,晋徵士。
晚工诗似高常侍。读丹经、大还九转,伐毛洗髓。密谛玄谈吾不解,但见楼台弹指。更幻作、烟峦凌纸。后世悠悠谁知者,料流传、未必如君意。宫锦色,太羹味。

【注释】

金缕曲·挽甸丞从兄:这是一首悼亡诗,作者对亡友的感情是深挚的。

君死元非死: 指朋友去世之后,你并没有真正死去。

恨临分: 恨不能在临终时和友人诀别。

不容诀别: 指自己未能及时赶到,以致没有与友人诀别的机会。

我来迟矣: 作者赶到时,已见亡友长逝,所以用“来迟”自况。

斜日在林: 夕阳西下之时,友人离去了。

空有: 只有。

丛残文字: 零落的遗文、字迹。

老屋: 破旧的房屋。

盈:满。

老屋, 数闲而已: 在破败的房屋中,只有一些闲暇时间,过着寂寞的生活。

成佛生天无凭据, 定千秋: 佛教认为,人死后灵魂可升天成佛,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晋徵士: 即晋代隐士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晚工诗似高常侍: 诗人晚年写的诗,风格像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也像他年轻时的好友谢安(字安石)。

读丹经、大还九转, 伐毛洗髓: 读《道德经》和炼制丹药,修习九转大还之法,以求长生不老。

密谛玄谈: 指佛教禅宗的神秘奥妙。

楼台弹指: 佛教禅宗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幻象,如梦如幻。

更幻作、烟峦凌纸: 指禅宗所讲的幻相如烟如雾,无法捉摸。

后世悠悠谁料: “后世”指后来的人。“悠悠”是长久的意思。“谁料”就是不知道。

料流传、未必如君意: 估计传世之作未必能完全符合您的愿望。

宫锦色: 皇宫中的锦绣色彩。“太羹味”指宫廷的美味佳肴。

【赏析】

此词是作者悼念其堂弟的一篇悼亡之作,抒发了作者对亡弟的深情厚意。全词感情真挚,哀婉凄怆,语言简练,意境幽远。

开头两句,写亡弟生前为人清雅,生活简朴。“君死元非死”,直陈亡弟的死并不等于真的死去,表达了作者对其生死离别的无限悲痛之情。

接着两句,写亡弟生前的学问修养,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对佛学造诣很深,而且喜欢读书。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亡弟生前的风采。

“密谛玄谈吾不解”,作者说自己虽对佛学有一定的了解,但却难以理解其中奥义;而亡弟则能够理解其中的深奥玄理,这正说明亡弟在佛学方面造诣颇深。

过片两句,承上启下,由写亡弟生前的学问修养转入对其人格的赞美。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亡弟生前的形象与身后的遗物进行对比,突出了亡弟高尚的人格精神。

“宫锦色,太羹味”,以皇宫里的锦绣和宫廷的美馔来比喻亡弟的遗物,既表明亡弟生前生活的富足,又表达对亡弟深深的思念之情。

写自己为亡弟送行的悲情。“老屋, 数闲而已”,表达了亡弟生前居住的地方虽然简陋,但他却能悠然自得地度过余生;“空有”二字,写出了亡弟生前的寂寞和空虚。“来迟”二字,表达了作者对亡弟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亡弟生前未能及时赶来送行之意,使全词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悲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