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黯澹沧江泣,茫茫夕阳今古。柳送晨杯,灯催暝帐,都做人生辛苦。雄心老去。便阅世形枯,梦魂堪诉。纸上残愁,替人皴皱涨烟雨。
先生天下健者,况戎行走马,豪气龙虎。盾墨磨诗,征尘饯鬓,赢得鸿泥几度。还归劫数。尽记取前踪,画图重补。旧日吟情,怕无寻觅处。
【诗词原文】
青山黯澹沧江泣,茫茫夕阳今古。柳送晨杯,灯催暝帐,都做人生辛苦。雄心老去。便阅世形枯,梦魂堪诉。纸上残愁,替人皴皱涨烟雨。
先生天下健者,况戎行走马,豪气龙虎。盾墨磨诗,征尘饯鬓,赢得鸿泥几度。还归劫数。尽记取前踪,画图重补。旧日吟情,怕无寻觅处。
【诗词释义】
青山黯淡,沧江在哭泣,茫茫的夕阳照耀着古今。柳条摇曳送别早晨的酒杯,灯火摇曳催促夜晚的帐篷,都是人生的痛苦和艰难。雄心壮志消磨殆尽,已经看透了世事的沧桑和变化。梦里的魂魄可以倾诉衷肠。
先生是天下的健者,何况他曾经骑马奔走战场,有着如龙虎般的雄壮气势。用盾牌磨墨创作诗歌,出征尘土染白了鬓发,赢得了无数次的荣誉。回归到人生的轮回之中,我希望能够重新补上那幅旧画卷。
过去的日子中充满了诗意,担心没有地方去寻找和欣赏。
【诗词注释】
- 青山黯澹:指山色黯淡,景色萧瑟。黯澹:昏暗、朦胧的样子。
- 沧江泣:沧江水声悲咽,仿佛在哭泣。沧江:泛指沧湖或长江。
- 老去:年岁增长,体力衰退。
- 阅世形枯:经历世事变得憔悴枯槁。阅世:经历世事。
- 梦魂:梦中的灵魂。
- 纸上:指书写的纸。
- 残愁:未尽的忧愁。
- 健者:强健的人。
- 戎行:即“戎装”,指代军人。
- 行马:指骑着战马驰骋沙场。行:行走,骑马。
- 豪气:英雄气概。
- 盾墨:盾牌与墨汁。盾墨:指绘画时使用的盾牌与墨汁,这里指绘画。
- 征尘:征战的尘埃。征:出征。
- 还归:归来的意思。
- 劫数:命运、机运。
- 前踪:过去的踪迹,指画作中的山水景物。
- 吟情:作诗时的情思。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豪放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壮士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壮士的怀念之情。
首句“青山黯澹沧江泣”,描绘出一幅苍凉而壮美的山水画面。青山黯淡,沧江悲咽,仿佛在诉说着壮士们的英勇事迹。诗人通过描绘青山、沧江、柳枝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次句“茫茫夕阳今古”,进一步展现了壮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太阳渐渐西沉,映照出历史的沧桑,象征着壮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诗人通过描绘夕阳和壮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壮士们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柳送晨杯,灯催暝帐”,描绘了壮士们艰苦的生活和战斗场景。柳树摇曳生姿,仿佛在为壮士们送行;灯笼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他们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细节,表现了壮士们的艰辛生活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第四句“都做人生辛苦”,进一步强调了壮士们的人生艰辛。他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磨难,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责任。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壮士们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第五至八句“雄心老去。便阅世形枯,梦魂堪诉。纸上残愁,替人皴皱涨烟雨。”,诗人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壮士们的怀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壮士们的雄心壮志逐渐消磨殆尽,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挫折,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责任。诗人通过描绘壮士们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壮士们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第九句“先生天下健者,况戎行走马”,诗人再次强调了壮士们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地位。他们是天下最为健壮的人,更是能够行走在战场上的英雄。他们勇敢无畏,无所畏惧,为国捐躯,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壮士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第十句“盾墨磨诗,征尘饯鬓,赢得鸿泥几度”,诗人描绘了壮士们在战斗中的情景。他们手持盾牌和墨汁,挥舞着笔杆,书写出一首首壮丽的诗篇。他们历经战火纷飞的沙场,鬓发斑白,但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韧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细节,表现了壮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的信念。
第十一句“还归劫数。尽记取前踪,画图重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重建这幅画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将壮士们英勇的形象重新绘制出来,让后人能够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和精神。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壮士们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十二句“旧日吟情,怕无寻觅处”表达了诗人对壮士们的回忆和思念之情。他在旧日的吟诵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但在现实中却难以找到与之共鸣的人和事。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壮士们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