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西湖醉。恰清明、画桡箫管,满城桃李。小住为佳垂手别,越鸟燕云无际。羞割肉、一官如寄。别后双鸿时见忆,奈君腰、久折伤流辈。乘五马,便应喜。
鸥眠波冷衰荷醉。响渔叉、月明花港,儿童歌起。残碣菊香坟尚在,半阕凄凉何已。真好事、惟吾与子。抛却杭州今已去,想勾留、一半烟和水。闽州荔,又尝矣。
【赏析】
此为一首送别词。上片写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小住”四句,写友人在西湖时,作者曾为他饯行;“画桡箫管”,是西湖美景之一,“满城桃李”,则写出了西湖春色之美。“别后双鸿”二句,写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奈君腰”三句,言友人被贬,自己心中不免伤感。下片写友人离去后的思忆之情。“乘五马”,典出《汉书·东方朔传》:“武帝东游,至海上,天大风,休于树下,得长人牵马过求钱。”又见《后汉书·西域传》:“班超……使西域,路经大宛国,其善射者蒲类前有一人焉,长丈余,手格鹰鹘。”“便应喜”三句,言自己将乘船远去,故说“乘五马”,而友人却将“乘五马”之荣归视为喜事。最后两句,以景结情,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闽州荔”三句,写友人离开福州后,作者怀念他的心情,并希望友人早日归来。
这首送别词,从题目看,写的是一位友人被贬后离杭赴任途中的情景。然而,词人并没有直接描写友人离杭时的具体情景。而是通过写与友人在西湖时的相别及分别后的思念,来表现友人离杭时的心境。因此,此词虽题为“送别”,实际上却是一首送别兼怀人之词。
词中开头即写与友人在西湖饮酒作别,这是全词的关键一笔。西湖是杭州的胜地,也是词人与友人相聚的地方。在西湖饮酒作别,正是词人在友人即将离杭时所安排的。“时擢延平守”二句,写友人离杭的原因。延平即福州,当时福建巡抚姓王名铎,所以友人到福州去做官。词中用“擢”、“时”、“无际”等词语形容其官职升迁迅速、仕途一帆风顺。“别后双鸿时见忆,奈君腰、久折伤流辈。”这几句是写别后对友人的思念。友人被贬,词人不禁想起两人在西湖畅饮、共赏花柳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想到友人被贬后可能遭受的种种不幸,内心不禁黯然神伤。“抛却杭州今已去,想勾留、一半烟和水。”这两句是说,如今友人已经离开了杭州,而自己在此处还停留着,回忆往昔,恍如昨日。这里既表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也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意。“闽州荔,又尝矣”三句,写友人离开福州后,词人对他的思念之情。词人用典,说明自己与友人都曾在闽州(福州)任职。友人离开福州后,词人自然会想起他们曾经在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最后两句,以景结情,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乘五马”三句,写友人即将离杭之际的情景。“五马”指高官的座车,这里用来比喻友人即将离杭时的荣耀地位。而词人却说“便应喜”,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即将离杭,而友人却在享受这种荣耀地位。这种对比,既表现出词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意,也反映了词人自己的感慨。
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情感。它通过对与友人在西湖作别时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感慨。同时,它也通过对友人离杭时的情景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