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极台边,昭阳湖畔,微风吹送清讴。有一枝渔笛,相与勾留。又是三年不见,巾带缓、似旧风流。空相忆,江蓠远岸,杜若芳洲。
悠悠。浪游廿载,题咏遍津亭,自豁吟眸。剩小红低唱,巧啭歌喉。我是江郎才尽,台城路、谁与绸缪。休重问、青青荠麦,冷月扬州。
【注】《兴化县志》称:凤凰台在兴化城西,相传为唐李德裕所筑。
拱极台,在府治北,即昭阳湖。
江蓠、杜若,均为香草。
江淹,字文通,南朝齐诗人。
【译文】
拱极台边的昭阳湖畔,微风中吹送着清悠的歌声。有一支渔船上的笛子,相互勾留。又三年没有见了,我的巾带缓慢地飘荡,像旧时的风流倜傥。空自相忆思,江蓠远岸,杜若芳洲。
悠悠,浪迹江湖二十年,题咏遍了津亭。自我解脱吟诵的目光。剩余小红低声唱曲,巧啭的歌喉。我是江郎才尽,谁与我绸缪。休要重问青青荠麦,冷月下的扬州。
赏析:
此词是作者怀念丁保庵的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拱极台边,昭阳湖畔,微风吹送清讴”二句,写兴化城北的昭阳湖水面,春风拂面时吹起阵阵悠扬的歌声,那是从城中的拱极台上传来的。这几句写景,笔力简括,却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有一枝渔笛,相与勾留。”三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和渔夫一同停留。这里的“勾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停留,而是有所留恋、不舍离去的意思。
“又是三年不见,巾带缓、似旧风流。”四句写与丁保庵分别已三年,他的风采依然如旧。这一句是作者对丁保庵的一种由衷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思念之情。
“空相忆,江蓠远岸,杜若芳洲。”五句写自己只能空自相忆,遥望远方的江蓠和芳洲。这里,作者用“空相忆”三个虚字领起,既写出了作者对丁保庵的思念,又表现了其内心的孤寂、落寞。
“悠悠。浪游廿载,题咏遍津亭。”六句写自己漂泊在外已有二十年。这两句是全词的过渡之笔,既是时间之过,又是空间之转。
“剩小红低唱,巧啭歌喉。”七句写自己聆听小红唱歌的情形。这两句是全词的高潮,也是情感的升华。“巧”是形容词作动词,“啭”则是名词作动词,都是描写歌声婉转而动听。
“我是江郎才尽,台城路、谁与绸缪。”八句写自己才华枯竭,无法再创作出佳作。这是对丁保庵的安慰,同时也是表达自己对自己才能的无奈。
“休重问青青荠麦,冷月扬州。”九句是全词的收尾句。这里,作者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思念之情。
这首词是作者怀念丁保庵而作。全词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