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多少东风过了,去缥缈、何处勾留。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
悠悠。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上即凤凰山上,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吹箫是作者的词牌名。
瓜渚:在今江苏苏州市南。烟消:指江上烟雾消散。芜城:即乌衣城,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北岸,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一带。月冷:指月亮清冷,没有月光。何年重与:何时才能再与。清游:美好的游乐。妆台明镜:妆台的镜子。欲说还羞:想说又不敢说。多少东风过了,去缥缈、何处勾留:多少春风飘过,不知飘向何处?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都不是从前那样了,你是否还记得当年在西洲吹箫的情景?
悠悠:漫长而悠远。芳辰转眼:好时光转瞬即逝。谁料想到:怎么料到。而今:如今。尽日楼头:整天呆在楼上。渡江人远,侬更添忧:渡江的人已经远去,我更加忧愁。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天空上的书信已经很久不通了,还在盼望着天上的大雁能飞回。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春天也要回来了,怎么能让人忘记了那些闲愁呢?
【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草长莺飞二月天》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阕回忆往日与恋人欢会时的情意缠绵,下阕感叹别后的相思之苦。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时为苏东坡知杭州期间所作。当时,他正处在政治漩涡之中,心情十分抑郁。
上阕回忆往日与爱侣欢会时的情意缠绵。“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这两句点出两人相会之地和时间,表明他们曾经有过一段欢乐的时光。“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描绘了两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情景。“多少东风过了”四句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深深眷恋。最后两句“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再次提起两人曾相约在西洲吹箫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念。
下阕感叹别后的相思之情。“悠悠芳辰转眼”,感叹美好时光已逝,无法挽回;“谁料到而今”四句,词人表达了自己对分别后所经历的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和对爱情的追求。
整首词通过词人的真情实感,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