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乍歇。又当空推出,一轮明月。月自多情能照我,怎奈我伤离别。鬓已成丝,眉常蹙黛,此后从谁说。那堪回首,班骓系岸时节。
几回远寄鸾笺,深藏怀袖,字字愁磨灭。欲待将书重一读,读又柔肠千结。便得常留,也难相比,携手重亲接。不知今夜,梦魂可化胡蝶。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无俗念”等。唐玄宗曾自制《霓裳羽衣曲》后用其名填词。此调为咏物词,多借咏花木鸟兽以寄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拟人化手法写女子对远人的思念。
流云乍歇:忽然停歇的流云。流云,飘浮不定的云彩。
又当空推出:正当明月高悬天空时。又,副词,表示时间上的紧接。
一轮明月:一轮明亮的月亮。
自多情能照我:自己多情地照着我。自,反身代词,指月亮。
怎奈我伤离别:怎能奈我心中伤痛离别之情。怎奈,怎么能够、怎能奈何的意思。怎奈,即何奈。
鬓已成丝:形容女子的头发因思乡而变得白了。成丝,像丝一样地变白。
眉常蹙黛:经常皱着眉头。蹙,蹙额,皱眉头。黛眉,古代女子用黑颜料画成的眉毛。
此后从谁说:以后谁还能为我诉说。说,告诉、陈述。
那堪回首:怎能忍受回首。那,那个、哪。
班骓系岸时节:班骓(biāi huī)是骏马名,这里泛指良马,系岸时节,系在岸边的时刻。
几回远寄鸾笺:几次把书信寄到远方。远寄,远行时寄出书信。鸾笺,凤凰形的信笺,比喻书信。
深藏怀袖:深深地藏在怀里。怀袖,胸怀、袖子。
字字愁磨灭: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忧愁,被磨得模糊不清。
欲待将书重一读:想等到读完信以后再读一遍。欲待,打算、想等到……时候。重,再次。
读又柔肠千结:读到又感到内心十分悲伤。又,副词,再一次地。又,副词,再一次地。柔肠,柔软的心肠,喻指内心的悲伤。
便得常留:即使永远留在身边也难以相比。得,得到、能够。
却难相比:难以与它相比。比,比较之意。
携手重亲接:重新牵住对方的手,亲近对方。
不知今夜:不知道今夜。
梦魂可化胡蝶:梦中的灵魂可以变成蝴蝶飞走。化,变化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为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而作。全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恋人来写,通过描写明月的多情和思念者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对远人的深情厚意。
开头两句写明月的多情与自己的孤单寂寞形成对照,突出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流云乍歇,明月升起,诗人抬头仰望皎洁的明月,但见月儿圆又圆,明又明,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吟出了“月自多情能照我,怎奈我伤离别”。这里的“多情”,是对自己思念之情的形象比喻。诗人由眼前的明月想到了远方的情人,心中不免涌起一股相思之情,于是发出“怎奈”之问。“月自多情”句,既写出了明月的可爱之处,也表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厚谊。
下面三句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鬓已成丝,眉常蹙黛,此后从谁说?”这三句话是作者对自己思念之情的进一步说明。由于自己远离家乡,远离爱人,所以头发已经变得灰白,眉宇间常常皱着,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思念而造成的。这几句中“鬓成”“眉蹙”“从此”等词语,都充分地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现了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爱恋之情。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之情:“那堪回首,班骓系岸时节。”这句诗中的“那堪回首”一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而且也暗示了自己无法忍受这种相思的痛苦。而“班骓系岸”一句,则是作者想象自己骑着班骓(一种战马)回到爱人身边的情景,但这种情景却无法实现。因此,这两句诗既是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无法实现的爱情的一种感叹。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和班骓这两个意象的刻画,成功地表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词也通过描绘一个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的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