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难描,金刀未剪,芳事忽惊如许。多少愁心,漠漠背人初吐。伴小楼、永夜长吟,却几度、疑风疑雨。总非花、也当花怜,风帘低下为深护。
盈盈能否解语,一样嫣红灿烂,不教春妒。蓦地惊看,问卜几番疑误。爱缤纷、巧胜天工,恐化作、彩霞飞去。费骚人、百遍思量,梦醒知何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解答此题的步骤:第一步,了解诗歌内容;第二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三步,赏析诗句或艺术手法。
“彩笔难描”,指难以用笔墨描绘出灯花的美妙;“金刀未剪”意为灯花还没有被剪切,即没有完全盛开(剪去花心,使花形更美);“芳事忽惊如许”意思是美好的事情忽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多少愁心”,指我满怀的愁苦之情,“漠漠背人初吐”意指这些忧愁在无人的时候才显露出来。“伴小楼、永夜长吟”意为伴着小楼,在漫长而寂静的夜里吟唱。“却几度、疑风疑雨”,表示作者在孤独寂寞中度过漫长的黑夜,怀疑是否只是一场梦。“总非花、也当花怜,风帘低下为深护”意为这盏灯虽然不是真正的花,但却像花一样值得人们去爱护,因为它是一盏灯,是人们在黑暗中唯一的希望。“盈盈能否解语,一样嫣红灿烂”,意为那灯火是否能够开口说话呢?它与花儿一样艳丽。“不教春妒”,不让春天嫉妒它。“蓦地惊看,问卜几番疑误”,意指突然之间看到那灯火时,不禁感到疑惑不解,于是向它询问,不知它到底是不是真的。“爱缤纷、巧胜天工,恐化作、彩霞飞去”,意为喜欢这灯火的绚丽多彩,比天上的彩虹还要美丽,担心它会化为一缕轻烟消失掉。“费骚人、百遍思量,梦醒知何处”意思是诗人费尽心思地去想那盏灯,但醒来后却不知道它在何处。
【答案】
示例:
绮罗香·咏灯花
彩笔难描,金刀未剪,芳事忽惊如许。多少愁心,漠漠背人初吐。伴小楼、永夜长吟,却几度、疑风疑雨。总非花、也当花怜,风帘低下为深护。
盈盈能否解语,一样嫣红灿烂,不教春妒。蓦地惊看,问卜几番疑误。爱缤纷、巧胜天工,恐化作、彩霞飞去。费骚人、百遍思量,梦醒知何处。
译文:
美丽的灯花用彩笔难以描绘,用锋利的金刀也无法裁割。美好的事物突然发生这样大的变故。我心中充满愁思,独自对着灯光默默吐露心事。我独自一人在小楼上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夜晚,独自吟诵诗歌。灯花突然映入我的眼帘,让我困惑不已,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我喜爱这灯花的美丽,它与花朵一样绚烂夺目,不让春天嫉妒它。灯花突然之间闯入我的眼帘,让我想向它询问,不知它到底是不是真的。灯花喜欢这五彩缤纷的色彩,比天上的彩虹还要美丽。我担心它会化为轻烟消失掉。我费尽心思地去想那盏灯,但醒来后却不知道它在何处。
赏析:
《绮罗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绮罗香》以咏物为题,借咏灯花,表达了词人孤寂无依的心境,以及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片写灯花的美景及其带给人的惊喜。首句“彩笔难描”“金刀未剪”点明灯花的珍贵和难得;“芳事忽惊如许”写灯花之美令人惊讶。接下来四句写灯花带给人的惊喜。“多少愁心”,表明词人因灯花的出现而心情舒畅;“漠漠背人初吐”,表现了灯花出现时的情景;“伴小楼、永夜长吟”,写词人独自吟诗的情景;“却几度、疑风疑雨”,写词人因孤寂而怀疑灯花的真实性。最后两句写词人对灯花的喜爱。“总非花、也当花怜”,说明即使灯花不是真正的花也会受到人们的爱护;“风帘低下为深护”写人们对灯花的保护和珍视。
下片写灯花给词人带来的启示。“盈盈能否解语,一样嫣红灿烂,不教春妒”,写灯花的美丽让人喜爱;“蓦地惊看,问卜几番疑误”,写词人因灯花的存在而感到困惑和不安;“爱缤纷、巧胜天工,恐化作、彩霞飞去”,写因灯花的存在而感叹自然之美;“费骚人、百遍思量,梦醒知何处”,写灯花给词人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整首词通过咏灯花这一主题表达了词人孤寂无依的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