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是愁深如许。又近中秋,怕听风雨。怊怅年年,一般岑寂悲羁旅。乱红零落,更莫问、江南路。竟夕向婵娟,但怅望、琼楼玉宇。
恨极目云山万叠,怎渺渺音尘阻。阑干倚遍,听清角更添悽楚。但只见、征鸿过尽,也难寄、愁心半缕。叹独立苍茫,一例伤今吊古。

【注释】

长亭怨慢:词牌名。

中秋前三日雨后,待月,感而填此,寄怀琴如。琴如:词人弟妇名。姑母:即指词人弟妇的母亲王氏。姑夫:词人弟妇的哥哥。

怪底是愁深如许:这到底是怎样的愁啊?

又近中秋,怕听风雨。怊怅年年,一般岑寂悲羁旅。乱红零落,更莫问、江南路。竟夕向婵娟,但怅望、琼楼玉宇。

又近中秋,怕听风雨。怊怅年年,一般岑寂悲羁旅。乱红零落,更莫问、江南路。竟夕向婵娟,但怅望、琼楼玉宇。

恨极目云山万叠,怎渺渺音尘阻。阑干倚遍,听清角更添悽楚。但只见、征鸿过尽,也难寄、愁心半缕。叹独立苍茫,一例伤今吊古。

恨极目云山万叠,怎渺渺音尘阻。阑干倚遍,听清角更添凄苦。但只见、征鸿过尽,也难寄、愁心半缕。叹独立苍茫,一例伤今吊古。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中秋月夜感怀之作。上阕写中秋月夜所闻所见所感;下阕写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长亭怨慢”三句:说自从前年的中秋节起,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忧愁,如今又是中秋前夕,更增加了这种忧愁。

“怪底是”二句:说为什么这样多的愁呢?这是因为又到了中秋这一天,怕听到风雨声(风雨本无愁,此处借以形容人的忧愁),惆怅地想到自己的年岁一年比一年增加,像羁旅一样漂泊在外。

“乱红”二句:说看到凋零了的红花,不禁想到江南水乡的路途。

“竟夕向”二句:说一直望着天上的月亮,只有愁闷和悲哀。

“恨极目”五句:说因为望月太切,所以恨到极点,恨到天边云山万叠,恨到音信隔绝。

“阑干倚遍”六句:说由于久久倚靠在栏杆上,听到了凄凉的号角声,更加感到凄苦。只看见大雁飞过了北方,也难以把心中的忧愁寄托给它。

“叹独立”二句:说叹息着独自站在旷远空旷的地方,感叹着同样有感于今昔的兴亡盛衰的往事。

此词上阕先从中秋月夜引起愁思,再由愁而发慨叹,最后由慨叹而归结到人生之寂寞与无常。全词层层深入,层层铺叙,层层转折,层层深化,层层推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