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妆池榭淡烟萝。愁梦雨声多。杨花惯共光风转,小萍生、乱飐圆荷。鱼戏时抛玉尺,莺愁罢织金梭。
有人楼上敛修蛾。贪睡却妨歌。轻风与便窥帘燕,动湘弦、拂拂清和。几点东阑残雪,春归此路经过。

【注释】

洗妆池:洗脸化妆用的水池。榭:楼阁。杨花:柳絮。光风:春日的和风。圆荷:荷叶。鱼戏:鱼儿游戏,比喻游丝。玉尺:形容游丝细长,随风飘荡的样子。莺愁:黄莺因春寒而啼叫,形容游丝。敛修蛾:收起蛾眉,这里指梳妆打扮。窥帘燕:透过帘子看到燕子在飞翔。湘弦:湘水之竹制的琴瑟,泛指乐器。东阑:栏杆东侧。残雪:初春的残雪,暗喻柳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和惜春的词。全词写春天景色和惜春之情。起句“洗妆池”三字,点明季节为“春”,为下文描写景物作铺垫。上阕写春景。“杨花惯共光风转,小萍生、乱飐圆荷”。春风吹过水面,柳絮随波起伏,飘飞不定,柳絮与水面上的浮萍搅成一片,圆荷也随着柳絮的飞舞,时而翻动时而静止。柳絮轻飘,像在空中飞舞的蝴蝶,又像无数条细长的玉尺,随风飘舞,摇曳多姿;小萍随水而生,又随水而去,时而在水面上翻滚,时而又沉入水中,仿佛是在水中嬉戏的小鱼。作者以“小萍”、“圆荷”代指柳絮和荷花,形象生动,别具一格。下阕写惜春之情。“鱼戏时抛玉尺,莺愁罢织金梭。”鱼游时好像把玉尺抛出去,黄莺停止鸣唱,好像把织机停了下来。鱼戏,即鱼戏水。这里借鱼戏比喻柳絮飘飞不定的样子。莺愁,即黄莺啼叫不停。这里用莺愁比喻柳絮飘飞的样子,都表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有人楼上敛修蛾,贪睡却妨歌。”有一个人正在楼上绣花,她把眉毛拢得紧紧的,不想听歌声。“敛修蛾”,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用来束住头发,使发髻整齐美观。她正专心绣花,不想听歌。“轻风与便窥帘燕,动湘弦、拂拂清和。”“轻风”使人看见透过帘子看到的燕子在飞翔。“拂拂清和”意思是说,轻轻的吹拂使湘弦发出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悦耳。这里既写出了春风的柔和和温暖,又写出了湘弦的优美动听。“几点东阑残雪,春归此路经过”,残雪融化后,春天已从这条路经过,这两句既是对上片“杨花”的描写作了收尾,又是对下片“莺愁”的描写作了收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