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我来,乘白羊车,着紫鼠裘。爱支离者叟,霜皮黛甲,玲珑者丈,雁荡龙湫。王谢家儿,宣和遗老,尔正愁时我亦愁。曾经过,看累朝兴废,百代王侯。
别来岁月如流。叹赴壑修蛇掣不休。又风吹雨溜,几场儿戏,藤缠藓蚀,一样蜉蝣。石岂能言,树犹如此,何怪书生竟白头。重来到,吹一声铁笛,叫破孤秋。
【注释】
①六朝:东晋、宋、齐、梁、陈五朝。惠山,在今江苏无锡西南。艮岳,北宋徽宗所建的园林,后毁。
⑥紫鼠裘:紫色的兽皮制的衣服。支离者叟(sǒu):指衰老的人。霜皮:形容人的鬓发如霜色。黛甲:指妇女的眉黛如甲般浓黑。玲珑:精巧细致。丈:高大。雁荡:雁荡山,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部,风景秀丽,以奇峰异石著称。龙湫(qiāo):龙王之水,瀑布。
⑦曾孙:指宋朝皇室后代,即南宋高宗赵构。尔:你。尔正愁时我亦愁:你们正在为国事而忧愁的时候,我也忧愁。尔:你。
⑧累朝兴废:历代兴盛衰败。百代王侯:几百代的帝王将相。
⑨别来:离别以来。岁月如流:时间像流水一样快。
⑩赴壑(hòu kù)修蛇:指那些因祸患而死的人。壑:沟壑。掣(chè):拖曳。
⑩风吹雨溜:风雨飘荡。几场儿戏:几场戏言。藤缠藓蚀:指藤蔓缠绕和苔藓侵蚀。一样蜉蝣(fú yóu):一样的浮游生物。蜉蝣:水中的昆虫,形体微小。
⑩石岂能言:石头怎么会说话?树犹如此:树木依然这样。白头:头发变白色。
16重来到:再次来到。吹一声铁笛(dí):吹响一只铁笛。叫破孤秋:让秋风都为之悲鸣。
【赏析】
此词上片写泊舟惠山观六朝松及艮岳石的感慨;下片抒发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致深沉含蓄,意境清丽脱俗。
起首三句点明泊舟惠山的时间、地点和所见景物。“昔岁我来”四字领起,以下便展开对惠山景物的描写。“乘白羊车,着紫鼠裘”,是说自己乘着白羊车,穿着紫鼠裘来到这里。这里用神话传说中仙人的装束来形容自己,以显示自己的不凡身份和高雅情趣。接着“爱支离者叟,霜皮黛甲”二句,是说喜欢那些满头白发的老人,他们的鬓发如霜,眉黛如甲般的浓黑。这两句既表明了作者的豪迈胸襟,又表现了他对于老年人的喜爱之情。“玲珑者丈,雁荡龙湫”两句则是指喜欢那高峻挺拔的山峦,还有那瀑布飞泻的龙湫岩。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惠山的景色,而且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过片“王谢家儿,宣和遗老”,是说看到王公贵族子弟和宣和年间遗留下来的老人,他们正在为国家的危亡而忧虑着。这两句既表达了词人的忧国之思,也表现出他的爱国热情。接下来“尔正愁时我亦愁”,则是说你们因为国家危亡而忧愁,而我也同样地忧愁啊!这里的“尔”指的是别人,“我”指的是自己。“曾经过”三句,是说我曾经路过那里,看到许多被战乱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人们,他们正在为了国家的危亡而痛苦不堪地挣扎。这几句词既表现了词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也表现出他对于社会的深刻理解。
结尾“石岂能言,树犹如此”,“石岂能言”,是说石头怎么能说话呢?这是说石头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树犹如此”,是说树木依然这样啊!这是说树木也无法诉说自己的命运和遭遇。这两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概括,又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叹和反思。结尾三句,是说既然石头和树木都无法说话,那么我又怎能不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呢?最后一句“重来到,吹一声铁笛,叫破孤秋”,则是说再次来到这里,吹响一支铁笛,让秋天都为之悲鸣吧!这是说我要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不要为过去的烦恼和忧愁而困扰了自己。这几句词既表现了词人的豪迈情怀,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