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送行,萧统楼头,且尽一杯。正节近清明,柳丝渐长,时逢上巳,燕子将来。兄往淮阴,弟游河北,两地翻飞立马催。斜阳外,见各天鸿雁,顾影徘徊。
市楼轰饮如雷。笑我辈岂常贫贱哉。奈花号将离,尔心欲碎,地名芜苑,我赋偏哀。此去睢阳,也知怀古,有日经过古吹台。还应问,有兔园上客,狗肆奇才。
【译文】
客中送别,萧统楼头,且尽一杯。正遇节近清明,柳丝渐长,时逢上巳,燕子将来。兄长往淮河以北,弟弟游河北,两地翻飞立马催。斜阳外,见各天鸿雁,顾影徘徊。
市楼轰饮如雷。笑我辈岂常贫贱哉?奈花号将离,心欲碎,地名芜苑,我赋偏哀。此去睢阳,也知怀古,有日经过古吹台。还应问,有兔园上客,狗肆奇才。
【注释】
客里:在客中。广陵:今江苏扬州。纬云弟:即张纬云,作者的侄子。之归德:到归德(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
【赏析】
《沁园春·送纬云弟之归德》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为送自己的侄子张纬云赴归德而作的一首词。《归德府志》记载:“张纬云字子文,淳熙八年进士。”淳熙八年,公元1189年,作者36岁。张纬云于淳熙九年(公元1189)中进士,至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始任归德通判,所以此时作者送行。
这首词写送行时的感慨。开头“客里送行,萧统楼头,且尽一杯。正节近清明,柳丝渐长,时逢上巳,燕来”四句,从时间、地点、人物、景物等几个方面着笔,写出了送行的环境和气氛。“兄往淮阴,弟游河北,两地翻飞立马催”,这两句是说,哥哥要去淮南,弟弟要到河北。“翻飞”二字,写出兄弟二人分别后,都急切地想要早日回到故里的心情。“斜阳外,见各天鸿雁,顾影徘徊”,这是写景,也是写情。鸿雁传书,本已足以令人思恋不已;又值夕阳西下,鸿雁成双,更使人倍加思念。这里,作者用一个“见”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得非常贴切。“各”字,不仅指鸿雁成对,而且暗示了兄弟两人各在一方,不能团聚,因此更显得孤单。“顾影徘徊”,既写出鸿雁孤独寂寞的样子,又写出送行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下面五句写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市楼轰饮如雷”,意思是说,酒楼上人们饮酒的声音像雷声一样。这句是想象兄弟二人分别后的情景。“笑我辈岂常贫贱哉”,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难道总是贫贱吗?“奈花号将离,心欲碎”,意思是说,可是花儿就要离开了,我的心都要碎了。“地名芜苑,我赋偏哀”,意思是说,我们的故乡叫芜苑,我写的诗特别悲伤。“此去睢阳,也知怀古,有日经过古吹台”,意思是说,这次离开睢阳,也知道要经过古吹台遗址。“还问,有兔园上客,狗肆奇才”,意思是说,还要问问,是否有兔园上的客人,是否有狗市上的奇才。这几句都是想象兄弟二人分别后的情景。“兔园”,即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宅,位于梁国故城东门外,汉末荒废。“狗肆”,即东汉桓帝时陈留太守梁商的家犬。据《汉书.张衡传》载:“梁孝王好狗马声色,大营第观以象宫室。”这里泛指狗市或集市。“奇才”,谓非凡人才。
全词语言生动形象,意境开阔深远。作者通过描写兄弟分别时的情景和想象兄弟二人分别后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叹,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