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风成韵,过雨吹凉,小园浮动春绿。懒枕游仙,且觅取、诗人闲福。尘外冰心,梦中瑶佩,一囊寒玉。渐声闻悟彻,醒倚斜阳,寻秋水、南华读。
吾庐秀色天然,傍清流掩映,多种梧竹。石翠萝烟,明画出、楚山屏幅。问谁解、潇湘恨素,欲谱离骚未成曲。最好无弦,抱来三径,与苍云同宿。
【注释】
横塘: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同人集:指与友人聚会。家园:即家宅。郂南水榭:即郂南亭,在今江苏苏州西南。消夏:避暑。各以诗品为题:各人作诗来评价自己的诗品。余得眠琴绿阴:我得了一幅《眠琴图》。带风成韵:随风而形成韵律。过雨吹凉:经过雨水的吹拂,使景色更清凉。小园浮动春绿:小园里飘荡着春天的绿色。懒枕游仙:懒于枕着睡去梦见神仙。且觅取、诗人闲福:暂且寻得一些诗人悠闲的幸福。尘外冰心:超然物外的冰雪般清澈的心志。梦中瑶佩,一囊寒玉:梦中所佩的是瑶玉制成的佩饰,而怀中藏着的又是清冷的玉石。渐声闻悟彻:渐渐地听到禅理悟透的声音。醒倚斜阳,寻秋水、南华读:醒来时,倚靠斜阳,在寻找秋天澄明的流水,并阅读《南华经》来领悟其中的深意。
吾庐秀色天然,傍清流掩映,多种梧竹。石翠萝烟,明画出、楚山屏幅。问谁解、潇湘恨素,欲谱离骚未成曲。最好无弦,抱来三径,与苍云同宿。
【赏析】
此词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所作的一首题画词。全词写画中景,抒画外情,借对图画的赞美,寄托了自己超脱尘世的情怀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上片主要写画中之景,描绘画中美景,下片则抒发画外之情。
“梦横塘同人集家园,郂南水榭消夏”。横塘,即横塘河,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一带。同人集,指好友聚集。家园,即家宅。郂南水榭,即郂南亭,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园林。消夏,即避暑。这里描绘了夏日炎炎,大家聚在一起到郂南亭避暑的情景。
“各以诗品为题,余得眠琴绿荫”,这是第一句的续写,也是整首词的开头。这里的“诗品”指的是诗的风格和品格,即诗歌的艺术特色。“余”指的是我。“眠琴”,即弹奏古琴。“绿荫”,即茂盛的树木形成的阴凉之地。这句的意思是说,每个人根据自己写的诗来评价诗的风格和品格。而我得到的就是《眠琴图》这幅画。
“带风成韵,过雨吹凉,小园浮动春绿。”带风成韵,即随着风的节奏而形成的韵律。过雨吹凉,经过雨水的洗涤,使得景色更加清凉。小园浮动春绿,小园里的景色被春天的绿色所包围。这里描绘的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懒枕游仙,且觅取、诗人闲福。”懒枕游仙,即懒得去追求神仙般的境界。且觅取、诗人闲福,即暂且寻找一些诗人悠闲的快乐和幸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懒得去追求神仙般的境界,而是寻找一些诗人悠闲的快乐和幸福。
“尘外冰心,梦中瑶佩,一囊寒玉。”尘外冰心,即超然物外的纯洁的心灵。梦中瑶佩,即梦中所佩戴的是瑶玉制成的佩饰。一囊寒玉,即怀中藏着的是清冷的玉石。《南华经》,即《庄子》。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心境如冰一样透明纯净,梦中所佩的是瑶玉制成的佩饰,而怀中藏着的是清冷的玉石。《南华经》中的深意已经被我们领悟清楚。
“渐声闻悟彻,醒倚斜阳,寻秋水、南华读。”渐声闻悟彻,意思是渐渐听到禅理悟透的声音。醒倚斜阳,即醒来的时候靠在斜阳下。寻秋水、南华读,意思是在寻找秋天澄明的流水,并且阅读《南山经》。这句的意思是说,渐渐听到禅理悟透的声音,醒来的时候靠在斜阳下,在寻找秋天澄明的流水,并且阅读《南山经》。
“吾庐秀色天然,傍清流掩映,多种梧竹。”吾庐,即我的住所。秀色天然,即优美的景色非常自然。傍清流掩映,即靠近清流的地方有遮挡。多种梧竹,即种植了很多的梧桐和竹子。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的住所有着自然美丽的景色,周围有清流和树木作为遮挡。
“石翠萝烟,明画出、楚山屏幅。”石翠萝烟,意为石头上的青苔如同烟雾般缭绕。明画出、楚山屏幅,即清晰地画出了楚国山水的画卷。这句的意思是说,石头上的青苔如同烟雾般缭绕,清晰画出了楚国的山水画卷。
“问谁解、潇湘恨素,欲谱离骚未成曲。”问谁解、潇湘恨素,即询问谁能理解潇湘的哀愁和怨恨。欲谱离骚未成曲,即想要谱写《离骚》却还没有完成。这句的意思是说,询问谁能理解潇湘的哀愁和怨恨,想要谱写《离骚》却没有完成。
“最好无弦,抱来三径,与苍云同宿。”最好无弦,即最好没有琴弦,意味着没有声音的音乐更能表达内心的感受。抱来三径,即怀抱这三条小路。与苍云同宿,即与天空中的白云一起住宿。这句的意思是说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的音乐,能够怀抱三条小路,与天空中的白云一起住宿。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自然景象和幽雅宁静的居所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和安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