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蛰庐寒,禽啁山晓,霜迎菊序。邓尉前尘,罗浮冷梦,似尧年鹤语。征裘凋敝,奚囊掇拾,剩得鬓霜几缕。骚心续、吟逋赋璟,砚蘸玉泉金露。
香中誓住。教花长恼,枉责约期轻误。月白昏黄,风梭雨线,心在孤山路。疏泉傍竹,携锄亲种,拟补巡檐千度。君休问、故乡信息,绮窗着处。

永遇乐

蜗蛰庐寒,禽啁山晓,霜迎菊序。邓尉前尘,罗浮冷梦,似尧年鹤语。征裘凋敝,奚囊掇拾,剩得鬓霜几缕。骚心续、吟逋赋璟,砚蘸玉泉金露。

香中誓住。教花长恼,枉责约期轻误。月白昏黄,风梭雨线,心在孤山路。疏泉傍竹,携锄亲种,拟补巡檐千度。君休问、故乡信息,绮窗着处。

注释:

  1. 蜗蛰庐寒:指隐居的居所环境寒冷。
  2. 禽啁山晓:指山中鸟鸣之声。
  3. 邓尉前尘:邓尉山的往事。
  4. 罗浮:地名,今属广东省,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5. 尧年鹤语:传说尧舜时代,有只仙鹤飞来与尧舜谈论国家大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贤者的言论。
  6. 征裘凋敝:指战乱之后衣物破损、褴褛不堪。
  7. 奚囊:古代指装东西的口袋或包裹。
  8. 鬓霜几缕:形容人的头发已白,如同几缕白发。
  9. 骚心续、吟逋赋:指继续创作《离骚》和《咏怀诗》等作品。
  10. 璟:指美玉的光芒。
  11. 玉泉金露:指美玉制成的水壶中流出的水珠。
  12. 香中誓住:指在花香中发誓不再出仕或归隐。
  13. 教花长恼:指使花朵经常受到伤害。
  14. 月白昏黄:形容天色昏暗,月亮苍白。
  15. 风梭雨线:指风吹雨打形成的线条。
  16. 孤山路:形容孤独的道路。
  17. 绮窗着处:指在美丽的窗户上绣制图案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词。词中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转变。同时,词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词的开头“蜗蛰庐寒,禽啁山晓,霜迎菊序”描绘了隐居生活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蜗蛰庐寒”意味着隐居的生活环境十分寒冷,而“禽啁山晓”则描绘了山中的鸟儿清晨欢快地歌唱的景象。这两句词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隐居生活的独特韵味。
    词中的“邓尉前尘,罗浮冷梦,似尧年鹤语”进一步展示了隐居生活中的回忆和感慨。这里的“邓尉前尘”指的是过去的岁月和经历,而“罗浮冷梦”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这些回忆和感慨使得词中的隐居生活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在词的下片部分,作者转向了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绘。“征裘凋敝,奚囊掇拾,剩得鬓霜几缕。”这里描述了词人虽然衣衫褴褛,但仍然坚持隐居生活的坚韧精神。同时,“骚心续、吟逋赋”则表达了词人继续创作诗歌的决心和毅力。
    接下来的“香中誓住。教花长恼,枉责约期轻误”则描绘了词人在花中发誓不再出仕或归隐的场景。这里的“香中誓住”暗示了词人在花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而“教花长恼”则表达了词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抱怨。
    最后一句“君休问、故乡信息,绮窗着处”,则传达了词人的决绝和坚定。这里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同时也表示他已经做好了归隐的准备。这里的“绮窗着处”则暗示了他在美丽而宁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整首词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转变。它不仅表达了词人的隐逸情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隐逸文化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