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消受,是落花时节,一声声雨。费尽伤春闲气力,多谢啼鹃辛苦。酒薄侵愁,灯寒压梦,长日如年度。无情草碧,天涯妨我延伫。
记得前事关心,又小楼昨夜,东风如虎。禅榻萧条欺短鬓,不是双鬟妙舞。破寺吹箫,中年抱病,更有何人妒。黄昏几阵,沈沈帘影催暮。
念奴娇·九首
最难消受,是落花时节,一声声雨。
费尽伤春闲气力,多谢啼鹃辛苦。
酒薄侵愁,灯寒压梦,长日如年又度。
无情草碧,天涯妨我延伫。
记得前事关心,又小楼昨夜,东风如虎。
禅榻萧条欺短鬓,不是双鬟妙舞。
破寺吹箫,中年抱病,更有何人妒。
黄昏几阵,沈沈帘影催暮。
【注释】:
- 落花时节:指春天。
- 春风如虎:喻指春风吹来柳絮飞舞的景象。
- 禅榻:僧人的坐垫。
- 双鬟(huán):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饰,即两个环形的发髻。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阕先写景,下阕再抒怀。
开头二句,“最难消受”一句,点明题意。“落花时节”,是春天,也是作者最伤感的季节;“一声声雨”,是春雨绵绵,也是作者最伤感的声音,故用“难消受”,写出了作者对这种景象的敏感和伤感。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暗含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眷恋,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三句,“费尽伤春闲气力”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作者在这里强调自己的伤心和失望是因为自己无法像别人一样去享受春天的美好,而是要忍受孤独和寂寞。这种伤春之情,既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
然后五句,“酒薄侵愁”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伤春之情。酒本应能解愁,但作者却觉得酒越喝越浓,反而更加深了他的忧愁。这里的“薄”字,既写出了酒的浓度,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情。而“侵愁”二字,则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喝酒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接下来的六句,“长日如年又度”一句,再次强调了作者对伤春之情的无奈。这里使用了“长”、“又”等词语,使得整句话的节奏感更强,更能突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而“度”字的使用,则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作者心情的变化。
最后四句,“无情草碧”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这里以无情的草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既表现出了草的无情,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冷漠和无情。而“天涯妨我延伫”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延伫”,既是一种等待的动作,也是一种期待的心情。而“天涯”二字,则更加强调了这种距离感和孤独感。
下阕开始四句,“记得前事关心”一句,是作者回忆过去的情景。这里通过“前事”一词,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现实相联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关心”二字,则表明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关注。
接着六句,“又小楼昨夜”一句,进一步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这里通过“小楼”一词,将过去的回忆与现在的现实相联系,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变化。而“东风如虎”一句,则描绘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看到风中的柳树摇曳生姿的场景。
然后六句,“禅榻萧条”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禅榻”一词,既是对过去的一个回忆,也是对现在的一个描述。而“萧条”二字,则描绘出了禅榻的凄凉和孤独之感。而“不是双鬟妙舞”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禅榻比作一位年迈的女子,既形象地描绘出了禅榻的状态,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之情。
接下来八句,“破寺吹箫”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场景。这里通过“破寺”一词,将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而“破寺里吹箫”一句,则描绘出一个破败的寺庙中传来的悠扬箫声的场景,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悲凉之美。
然后十句,“中年抱病”一句,表达了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无奈。这里通过“中年”一词,将作者的年龄和现状联系起来,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而“抱病”二字,则揭示了作者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痛苦。
最后六句,“更有何人妒”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这里通过“妒”字的使用,表达了人们对于才华横溢之人的嫉妒之情。而“更有何人妒”一句则是在强调这一点,使得整个句子显得更加深刻和有力。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通过对春天景色、酒色、灯色的描写以及自身心情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无法享受、孤独寂寞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感慨之情。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词人与自然景物的密切关系以及词人情感的自然流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