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雪吹花唱大堤,弓腰斗罢梦长啼。身轻不及枝头絮,犹逐东风舞向西。

【注释】

①杨柳枝:唐代教坊曲名。②回雪吹花唱大堤,弓腰斗罢梦长啼:指柳树枝头雪花飘落时,吹着柳絮的风声如同歌声,在宽阔的大堤上荡漾。弓腰,形容身子微驼。斗,比量,比喻比赛。③身轻不及枝头絮,犹逐东风舞向西:指自己虽然身体轻盈,却赶不上柳絮随风飞舞,只能随风向西方舞动。

【赏析】

《杨柳枝》是乐府《横吹曲》旧题。《乐府诗集》卷四九有《杨枝曲》三曲,其中《折杨柳》和《梅花落》为七言歌行体。《杨柳枝》本为七言歌行体,后被改为小令。此诗当属小令体。

诗的首句写雪后春景的美妙。“回”字写出了雪花纷飞的情态,“吹”字写出了风声悠扬的情态;“唱”、“斗”二句则写出了风中柳絮飘扬的情态,“梦长啼”则写出了诗人因欣赏这美好景色而心旷神怡之情态。这几句诗以风、雪、柳、絮四种物象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生气勃勃的画图。

次句紧承上句,描写柳絮随风飘扬的情态。“身轻不及枝头絮”二句,写诗人因自己身体纤弱,不能像柳絮那样随风飞舞,只好任凭东风将自已吹到西面去。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自叹无力回天的情态,也暗示出他内心对前途渺茫的忧虑。

末二句写自己只能随东风向东而去,而柳絮却能随风向西飘去,从而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自己的前途渺茫,正如那随风向西飘去的柳絮一样,无法自主。

从咏物到抒情,由景入情,浑然一体,构思巧妙。全诗以风、雪、柳、雀四种物象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生气勃勃的画图,借景生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自叹无力回天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