窣地湘帘风细𨔝。摇颤钗头凤。生怕照菱花,万斛春愁,压得眉尖重。
秋千红索无心弄。坐久衣棱冻。但道不相宜,依旧花阴,难写当时梦。

【注释】

①窣地:形容帘子垂得很低。湘帘,指湘妃竹制的帘子。风细𨔝:微风吹拂着帘子的声音。𨔝:形容声音细微。

②摇颤钗头凤:钗头凤,即凤钗,古代妇女头上插的金制饰物。钗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饰,形状像凤凰。这里指头上插着的凤钗。

③怕:害怕。照菱花:照着菱花镜。菱花镜,古代妇女用来照容妆的镜子。

④万斛春愁:形容心中充满了春天的忧愁。万斛,容量很大的量词,用来形容数量很多。

⑤无心弄:不想玩弄。

⑥坐久衣棱冻:久坐不动导致衣服都结冰了。棱,指衣物的棱角部分。

⑦但道不相宜:只说不合适。但,表示转折。道,说。

⑧依旧花阴:仍然坐在花荫下。依旧,依然,仍旧。

⑨难写当时梦:难以描述当时的梦境。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位少妇思念丈夫的情景,全篇以景起兴,通过写少妇对镜梳妆、玩赏秋千、坐看花影等动作,来表现其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以及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醉花阴”是本词的题目。“醉”字表明了作者的某种心情状态,“花阴”,即花影或树阴。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少妇在黄昏时独自在家,她对着菱花镜梳妆打扮的情景,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下片写她在院中玩秋千,并长时间地坐着欣赏花影,表达了她的孤独和寂寞感。全词以景起兴,通过写少妇对镜梳妆的动作,来表现她的内心痛苦和矛盾,以及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窣地湘帘风细𨔝”,“窣地”一词形容湘帘低垂的样子,“湘帘”,指湖南产的一种薄绸制成的帘子,常用来象征闺阁中的窗帘;“风细𨔝”,形容湘帘被风吹拂时发出细微而悦耳的声音,给人一种柔和、舒适的感觉。这句词描绘了一个宁静、温馨的室内环境,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背景。

接下来的一句“摇颤钗头凤”,则将笔触转向了少妇的形象。“钗头凤”,指的是古代妇女头上插着的凤钗,此处代指少妇头上的装饰品;“摇颤”一词形象地描述了凤钗在微风中摇曳摆动的情景,既展现了少妇的柔情似水之貌,也暗示了其内心的不安与动荡。这句词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了少妇内心的复杂情感。

“生怕照菱花”,这一句则进一步揭示了少妇的心理活动。“菱花镜”,即菱形花纹的化妆镜,古代妇女常用的一种用于照容妆的镜子;“生怕”,则表明了少妇对镜自顾的小心翼翼与忧虑之情,担心自己的容颜不再如昔,从而引发了深深的愁绪。这句词不仅描绘了少妇对自己容颜的担忧,也表达了她对于失去丈夫后生活状态的无奈与失落。

“万斛春愁”,这句词直接点明了少妇心中的愁情之多,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万斛”,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愁情之深重,如同万斛之水一般难以承受。这句词通过对“春愁”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化表达,使得少妇的内心世界更加立体且富有感染力。

接下来的句子“秋千红索无心弄”,描绘了少妇在秋千上的无聊与空虚。“无心”,指的是没有心思去玩耍的意思;“秋千红索”,则是指秋千上的绳索,红色鲜艳而引人注目;“无心弄”,则表明了少妇此时的心思并不在秋千游戏上,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这句词既反映了少妇对生活的厌倦和无聊,也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坐久衣棱冻”,这句词则进一步展现了少妇久坐不动的状态。“坐久”,意味着少妇已经坐在那里很久很久了,时间过得很慢;“衣棱冻”,则是说她长时间地坐在地上,导致衣服都结上了冰凌,显得格外寒冷。这句词描绘了一幅少妇独自在寒风中等待的画面,凸显了她的孤寂与无助。同时,“衣棱冻”也隐喻了少妇内心的寒冷与孤独,使她更加渴望与丈夫团聚。

最后一句“但道不相宜”,则表达了少妇想要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的心情。“但”,表示转折;“道”,讲述;“不相宜”,则是指现在的情况并不适合自己。这句词既体现了少妇对于现状的不满与抱怨,也表达了她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然而,现实的残酷让她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因此只能感叹命运的无常和自己的无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妇在家中的各种场景,展现了她内心的种种感受与变化。从一开始的期待到最后的失望与无奈,再到最后的感慨与哀叹,词作的情感层次丰富而深刻。同时,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