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池塘云不住。柳也蒙蒙,想做清明雨。半塌茶烟和梦煮。画屏几点江南树。
欲卷珠帘风不许。如此黄昏,休去移筝柱。楼上晚山青不去。夕阳正在鸦啼处。
【注释】
几日:几天。
池塘:本指池沼,这里指庭院。
云不住:云彩不断,即云层密布。
蒙蒙:形容云色浓重的样子。
做:形成。
清明雨:指春雨,也泛指及时的降雨。
半塌茶烟:指茶炉上冒着袅袅热气。
梦煮:梦中被烧焦了。
画屏:装饰在屏风上的图画。
几点:几幅,指屏风上的画作。
江南树:指南方地区的树。
欲卷珠帘风不许:想拉开窗帘,可是不让风吹进室内。
如此黄昏:像这样的黄昏。
移筝柱:移动筝(乐器的一种)上的弦柱,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楼上晚山青不去:楼上的晚山依然青色,没有褪去。
鸦啼处:乌鸦啼叫声的地方,这里指傍晚时分,太阳落山时。
赏析:
“几日池塘云不住”起首一句写景。池塘是庭院中供人观赏花草树木之处,也是人们休息娱乐之所。云彩不断从天上飞来,遮住了碧空,给庭院投下一片片阴影。作者用“云住了”三字来形容云彩的动态,既表现出云彩的轻盈飘逸之态,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柳也蒙蒙,想做清明雨”第二句写情,作者看到柳树在云层的笼罩下显得朦胧不清,于是想到它好像要下雨似的。这两句诗把景物描写与内心感受结合起来,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微妙情感。
“半塌茶烟和梦煮,画屏几点江南树”第三句写景,继续写庭院中的景色。茶炉上冒出的热气仿佛在梦中煮着什么,而屏风上的图画则有几幅像江南的树林一样。这里的“和”字,不仅写出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还表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体验。“半塌茶烟和梦煮”这句诗中,“半塌”二字用得十分巧妙。“半塌”是指半倒的茶壶里冒出的热气,而“和梦煮”则是说这股热气在梦中燃烧着,仿佛是在煮着什么美味的东西。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茶壶中冒出的热气,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气息。“画屏几点江南树”这句诗中,“江南树”是指屏风上的图画中的树木。这些树木都是南方特有的树种,它们在北方很难见到。作者通过这样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己置身于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那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欲卷珠帘风不许”第四句写意。想要拉开窗帘,可是不让风吹进室内。这里的“欲卷珠帘”可以理解为想要打开窗户,而“风不许”可以理解为外面有风,但窗户却紧闭着。这两句诗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心情。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如此黄昏,休去移筝柱”第五句写景,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在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而窗外的风景也变得模糊不清。作者看到楼下有人正在弹奏筝,他不想打扰他们,于是就决定不去看他们了。这里的“移筝柱”是指弹筝的人移动筝上的弦柱以改变音调的意思。这句诗通过描述弹奏筝的场景,展现了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黄昏时刻。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美好时光的珍惜。
“楼上晚山青不去,夕阳正在鸦啼处”最后两句写意,通过描绘山上晚霞和乌鸦啼叫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里的“楼上晚山青不去”可以看作是对于前面诗句的总结,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美好的事物的赞美和留恋。而“夕阳正在鸦啼处”则是说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乌鸦的啼叫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云层的描绘、景物的变化以及人物的活动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又有对自由和和谐的追求;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