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阁春寒掩绮屏。晓云如墨静愔愔。幽兰憔悴惜馀阴。
慵制红盐翻妙曲,奈教白博冷瑶琴。炉烟微袅一痕青。
注释:
椒阁春寒掩绮屏。晓云如墨静愔愔。幽兰憔悴惜馀阴。
译文:
在椒阁里春天的寒冷被遮住了绮罗屏风。晨间的云像墨一样静止静静地,宁静而安详。幽谷中的兰花已经凋敝,只剩下几片叶子,只希望能再享受一点阳光的温暖。
慵制红盐翻妙曲,奈教白博冷瑶琴。炉烟微袅一痕青。
译文:
懒得调制红盐来弹奏美妙的曲子,无奈只能让白色陶制的博古器冷冷清清地发出幽幽的青烟。
椒阁春寒掩绮屏。晓云如墨静愔愔。幽兰憔悴惜馀阴。
慵制红盐翻妙曲,奈教白博冷瑶琴。炉烟微袅一痕青。
注释:
椒阁春寒掩绮屏。晓云如墨静愔愔。幽兰憔悴惜馀阴。
译文:
在椒阁里春天的寒冷被遮住了绮罗屏风。晨间的云像墨一样静止静静地,宁静而安详。幽谷中的兰花已经凋敝,只剩下几片叶子,只希望能再享受一点阳光的温暖。
慵制红盐翻妙曲,奈教白博冷瑶琴。炉烟微袅一痕青。
译文:
懒得调制红盐来弹奏美妙的曲子,无奈只能让白色陶制的博古器冷冷清清地发出幽幽的青烟。
【诗句解释】: - 烛影摇红:描述一种景象,烛光在摇曳中映照出一片红色的烟雾。 - 澹白笼烟:形容烟雾很淡,几乎看不见。 - 抱花纤蝶迷无影: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但却无法看清自己的踪迹,就像迷失一样。 - 晚凉庭院暗香浮:描述了夜晚庭院里飘散的淡淡香气。 - 红鸭添银饼:指一只红色的鸭子在池塘中游动,增添了几分生动和趣味。 - 幽咽蛩螀断井:蟋蟀的叫声断断续续,让人感到寂寞。 - 又絮语、夜来相警
这首诗是一首古风诗,作者为南宋时期的词人姜夔。全诗共五句,每句四字,押韵工整。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注释详细,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解读诗句: 1. 金缕曲 题马贞女诵光遗照 - "金缕曲"是一种古代的曲名,这里可能是题目或主题。 - "题马贞女诵光遗照"描述了对一位名为马贞的女性的怀念,她在诵读光明的遗照时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节操。 2. 苦鹤瑶天泣 - "苦鹤"可能是指悲伤或者痛苦的象征。
望江南 其二 四首 江南好,记得冶游朝。杨柳阴中骑细马,藕花香里泛兰桡。烟晚水平桥。 注释: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 “江南好,记得冶游朝”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回忆和怀念。 - “杨柳阴中骑细马,藕花香里泛兰桡”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 “烟晚水平桥”展示了江南水乡夜晚的宁静美好。 - “多少恨,长恨水流东”表达了作者对流逝时光的无奈和感慨。 -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台城路·阑干》的内容: 1. 紫桐廊畔春如画 - 描述紫桐(一种植物)在廊畔(建筑旁边)春天时的样子,如同一幅美丽的画。 2. 分明碧城十二 - 这里的“碧城十二”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城市,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清晰可见。 3. 刻玉蟠螭,泥金写凤 - 描述了雕刻精美的玉石和泥金制成的凤凰,这些可能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4. 短短回文轻护 - 形容回文图案被轻轻覆盖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连环六尺珊瑚骨,遥通画眉深庑”: - 注释:这里用“连环”比喻珍珠的排列,而“六尺珊瑚骨”形容其长度。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珍珠的华丽和珍贵。 - 译文:珍珠如同连环一样,长达六尺,宛如画眉深处的珍宝。 2. “宛转当阶,盘纡映槛,隐约帘波如水”: - 注释:“宛转”描述珍珠在台阶上曲折的形状,“盘纡”则形容其环绕的优雅。“映槛”指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的样子
满庭芳 紫玉钗斜,红棉粉冷,倩魂依约谁招。酹伊铅泪,檀晕沁鲛绡。愿挽韶光留住,向东风、杯酒空浇。胭脂雨,帘纹轻漾,花落梦无聊。 烟痕微染处,蘼芜春影,绿上窗寮。想幽兰、憔悴最惜今朝。一片梨云堕白,唱秋坟、谱入银萧。伤心事,杜鹃凝血,鸳瓦碎青瑶。 译文 紫色的玉钗斜挂着,红色的棉布绣花的衣裳已变得冰冷清寒。她的身影依约可辨,是谁在呼唤她。 她对着铅泪酒祭,那淡淡的檀色晕开,就像鲛人的皮肤。
壶中天 题莲趺先生芙蓉湖棹歌后 回塘数里,渐秋风剩绿,吹满凉意。 潇洒闲园,临岸住、最称幽人游憩。 竹阁来欧,荷亭延鹭,曲槛通流水。 相招兰艇,还邀鱼弟同载。 何殊泛宅龟蒙,笔床茶灶,寄赏尘嚣外。 从此云波,幽绝处、好听渔歌欸乃。 蓬影遮晴,秋灯碎雨,几度鲈乡醉。 湖干烟月,料应染遍吟翠。 注释: 壶中天: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又名“凤归云”、“忆仙姿”。 回塘:池塘回转曲折的样子。 绿
踏莎行 题莲趺小影 身世浮鸥,尘区粟颗。 圆中不似当初我。 分明慧相海南来,妙莲一瓣轻飞过。 贝帙清修,迦文香课。 凭君到处参真果。 萧然瓢笠水云中,更何意向禅关坐。 注释: - 身世浮鸥,尘区粟颗。:形容生活的漂泊不定。 - 圆中不似当初我:指心境与从前不同,已经变化。 - 分明慧相海南来:明确地表示了佛性的智慧从海南传过来。 - 妙莲一瓣轻飞过:形容佛性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轻轻飘过。 -
江南好,最爱晚晴时。 注释:江南景色好,我最喜欢在傍晚的时候。 一缕断红收宿雨,半湖新绿漾菱丝。 注释:一缕残阳像断了的红线一样,收集着夜晚的雨珠;湖面一半是新长的绿色,波纹荡漾着菱角丝。 谱入竹枝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凉风习习的夜晚,看着满架的藤花,听着松鼠在枝头跳跃的声音,看着夕阳西下,一切都那么静谧。突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和落叶的声音,诗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大自然的奇妙。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每句话都充满了生动的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感受那份静谧和美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 - 凤栖梧
【注释】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多写春景、秋色、闺情等。又名《浣沙溪》、《玉楼春》、《渔家傲》等。 远接青冥近画阑,鸥飞渺渺不知还。陵高弥觉碧波宽。 青冥:青色的天空。画阑:绘有彩画的栏杆。渺渺:形容天空无边无际。知:知道。还:归来。陵:山陵。弥:更加。觉:觉得。 玉宇新雨后,翠岚融冶夕阳间。果然人世有清安。 玉宇:美称皇宫或寺院。融冶:熔化融合。夕阳间:夕阳之中。果然
浣溪沙·过吴淞口 小艇依然系水门,门前落叶正纷纷。饥鸦病雀不能言。 衰柳镇怜今日影,寒潮苦觅旧时痕。静中摇动寂中喧。 注释: 1. 小艇依然系水门:小艇仍然像以前一样系在水门上。2. 门前落叶正纷纷:门前的树上落满了树叶。3. 饥鸦病雀不能言:饿坏了的乌鸦和生病的麻雀无法说话。4. 衰柳镇怜今日影:凋零的柳树可怜现在的影子。5. 寒潮苦觅旧时痕:寒潮努力寻找过去的踪迹。6. 静中摇动寂中喧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注释: - 颜斶(yán chù):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颜斶,他曾直言批评齐宣王,说他不如原野上的一个卖饭的汉子。 - 齐王: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国王,此处泛指统治阶级。 - 多年矛盾廓无边:表示多年来的矛盾纷争没有尽头,无法解决。 - 而今一扫纪新元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 "长夜":指漫长的黑夜,象征黑暗和混乱的时代。 - "赤县天":指中国,古代用“赤县”指代中国的广阔地域。 - "魔怪":指邪恶的力量。 - "舞翩跹":形容舞动的姿态优美而轻盈。 2. 人民五亿不团圆。 - "人民":泛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 "五亿":中国人口数量的统计单位,约是5亿多。 - "不团圆":指人民未能团聚在一起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水绕空江叶绕枝。竹郎桥畔豆娘祠。佳人邂逅最堪思。 烛近只将遮幔子,风前长自敛衫儿。梨花初落酒阑时。 注释解释: - 空江:指空荡的江流,形容江水的空旷。 - 竹郎桥畔:指的是在桥边的一个场景或地方。 - 豆娘祠:可能是指一个祭祀植物如豆娘的地方,豆娘是一种昆虫。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 - 邂逅:偶然遇见,不期而遇。 - 遮幔子:可能是遮挡阳光或风雨的布幕。 - 敛衫儿
【注释】 1. 丛鬓:指头发。轻笼象格纱:像象牙梳一样梳理着的薄纱,轻披在头上。2. 曲尘巾皱翳朝霞:指早晨的朝霞映衬下,脸上泛起红晕。3. 簪管枉铰银盖叶:枉,白白;铰,开。用金银丝编织的发饰,被打开后,没有用什么东西固定它。4. 绣床空钉白团花:绣床,指绣着花纹的床。5. 游丝飞絮近天涯:指游人如织,飞絮满天。6.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软红江波鸭子清:这里的“软红”指的是江水的颜色,而“鸭子清”则形容江水中鸭子游动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日迟游女遍江城:这里的“日迟”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间较晚,而“游女遍江城”则形容在夕阳下,许多女子在江边游玩的情景,给人一种闲适愉悦的感觉。 红桥度烛缓相迎:这里的“红桥”指的是一座红色的桥梁
下面是对《浣溪沙·其四》诗句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娇女新妆村艳浓,四枝鬟插石榴红。出门还怕隔溪风,石镜暗飞山后鹊,荻屏销画水边荭。西施台馆碧波中。 2. 译文注释:娇美的新妆使得村落更加艳丽浓厚。四颗发髻上插着石榴花,鲜艳夺目。出门时担心隔着溪流的风会吹散她的装饰。在石镜中隐约看到山后的喜鹊在飞翔,荻草制成的屏风上画着水边的荭草。西施的美丽如碧波中的台馆一般。 3.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南园:在京城的东南。②孔雀:指花木繁茂,遮天蔽日。③重花:即“叠叶”,指枝叶重叠。④珥底:耳坠。⑤贝子:古代的一种首饰。⑥行行:走走停停。 译文: 满园都是翠绿的树叶,树上有一只孔雀正栖息着,枝叶重叠遮住了飞鸟的翅膀,小姑独自出来采撷蔷薇的花。 那耳坠上的珍珠,只刺痛了她的脸,她戴的贝壳项链,也怕磨坏了衣服。 走走停停,独自寻思着心事。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碧玉蒲芽短短针。 雀罗波底刺当心。 拔蒲归去水淫淫。 楫染绿苔疑掩袖,幔漂红露似湔襟。 晚风吹转北塘深。 译文: 碧玉般的嫩芽细细如针一般,雀罗般美丽的花朵开在水面上。 拨开荷叶时水珠四溅,像是被花刺扎了似的。 回家后手洗着蒲叶,水波荡漾。 船儿划过,绿色的水草像袖子一样飘动,红色的花瓣像洗过的衣襟。 傍晚的微风吹拂而过,北塘的水更加清澈
太常引·七夕 【注释】 烟萝:雾气缭绕的萝草,指帘幕。 飞蝠:即飞凫,一种鸟名。 拂旌:旗随风摆动。 中庭:庭院。 移立:站立。 傍、竹阴:在梧桐树和竹子的阴影下。 【译文】 烟雾缭绕的萝草轻轻卷曲,水波云气轻飘荡,飞鸟掠过窗帘,飘扬的旌旗在风中摇曳。残夜降临庭院,我伫立在梧桐与竹子的阴影之下,眺望穿针楼畔的景致,品尝着冰盘上晶莹透亮的瓜果。回忆往事,那些深盟永志的情意,仿佛就在眼前
诗句原文: 东华录,东华录。曾作散花来。 凉月无尘鸾鹤梦,残香有恨凤凰台。劫后辨馀灰。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翻译: 法驾导引 · 东华录,东华录。曾作散花来。 译文:这是一首描绘帝王出行的诗篇,通过描述帝王乘坐法驾引导,曾经在东华宫中撒下鲜花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凉月无尘鸾鹤梦,残香有恨凤凰台。 译文:月光如洗,没有尘埃,鸾鸟和鹤的梦也随之消逝;残留的香气中充满了遗憾
【注释】 清:清净。虚:空无。府:府主。镜:指月亮。影:影子。团圞:团团的月影。玉兔:月亮的别称。生:生长。青桂树:传说中月中的桂树。金蟆(音má):《山海经》说:“西方蓐收执赤龙尾,以施霜杀,使为害者灭”。《山海经》又说“白帝子居西王母帐下,白帝赐之白玉环,号曰白蝯。”这里指金蝉。爬上白云端:金蟾爬上了云霄。风骨最高寒:形容月亮高悬于夜空,光芒四射,令人肃然起敬。《晋书·天文志》载
诗句释义: - 碎虫零杵秋声搅,今夜西风。吹冷离鸿。为问珠江路万重。 - 解释:“碎虫零杵”指的是秋天里蟋蟀的鸣叫声和捣衣时杵落下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秋声搅”强调了秋风的寒冷与萧瑟;“今夜西风”表明此刻是秋季的夜晚,西风吹拂着万物;“吹冷离鸿”则形象地描绘了大雁被秋风催发向南方迁徙的情景。 - 双环静掩秋衾薄,窗影微红。幽梦惺忪。人隔蛮烟瘴雨中。 - 解释:“双环静掩秋衾薄”
采桑子 朦胧帘影梨花薄,竹度风斜。月漾寒纱。冷逼雕梁燕子家。 夜深窗外闻辘轳,露井啼鸦。残梦天涯。背壁秋灯坠碎花。 译文: 我透过朦胧的帘幕,看到梨树的枝条被月光照耀着显得有些轻薄,竹叶随着风的方向倾斜,月亮在寒纱般的雾气中摇曳。冰冷的月光似乎也让人感到有些凉意,甚至让雕梁上的燕子感到不安。 深夜时分,我听到窗外传来了辘轳的声音,原来是有人在劳作。接着我又听到露井边有鸟儿在啼叫
注释: 1. 浣溪纱:一种古代诗歌体裁,多用在宋代。 2. 秋到梧桐小院凉:秋天来到,梧桐树小院内感到清凉。 3. 晚烟消尽立残阳:傍晚的烟消尽了,站立在夕阳下的景色。 4. 湔裙浅水上银塘:洗过的衣服在水中漂着像银色的小池塘。 5. 草梦冷迷青蛱蝶,花光暖覆紫鸳鸯:草叶在梦中变得寒冷,迷失了方向。花朵的光芒温暖地覆盖了鸳鸯,形容景色美丽而宁静。 6. 几多往事费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