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阴淡凝,试轻衫小坐,绿窗琴静。弹瘦湘花双袖薄,风约晴丝碧影。指冷调冰,弦清叩玉,眼底秋星近。茶烟扶梦,夜凉松雨催醒。
倦轸乍抚还停,织抛幽素,可许知音听。我忆天涯人似玉,渺渺云波芳讯。襟浣疏香,眉残浅黛,鹤背声凄警。描将吟思,粉笺红泪微映。
【解析】
此诗为《满江红》的词牌。首句写景,“桐阴淡凝”,是说梧桐树的影子淡淡的、朦胧的,笼罩着清阁的周围;接着描写主人公在清阁小影下弹琴的情景,“试轻衫小坐”,“轻衫”指穿着轻柔的衣服,“绿窗琴静”,绿窗下,琴声静静地响起。这两句写出了弹奏时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气氛。“弹瘦湘花双袖薄,风约晴丝碧影”,弹琴的动作很轻盈,好像连衣袖都变薄了似的。“风约晴丝碧影”,是说风儿轻轻地把帘子吹开,帘子后面,有一双纤细的手,正在轻轻地拨动琴弦。“指冷调冰,弦清叩玉”,弹奏的手指很凉,好像在调弄着冰一般;琴弦清脆,就像在敲打玉石一般。“眼底秋星近”,眼中仿佛看见了一颗颗星星,在秋夜中闪闪发光。“茶烟扶梦,夜凉松雨催醒”,茶烟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能扶起人入睡;夜已深了,松林中的细雨,又在催促人起床。这一句写出了弹琴时的环境,渲染了一种深夜的氛围。
“倦轸乍抚还停”,“轸”是乐器上的装饰物,此处借指琴。“倦轸乍抚还停”是说疲倦了,刚刚要弹琴,忽然又停下来。“织抛幽素,可许知音听”,织女抛出幽远的素纱,让那知音的人去倾听吧。这句写出了弹奏时的心情,写出了对知音人的渴望。“我忆天涯人似玉,渺渺云波芳讯”,想起了远在天涯的人,他如同美玉一样,美丽而又纯洁。“渺渺云波芳讯”,是说他的消息,如在遥远的云端,飘荡不定。“襟浣疏香,眉残浅黛,鹤背声凄警”,他的香气从衣衫上散发出来,使人感到清爽;她的眉色淡雅而清晰,宛如白色的画眉。“鹤背声凄警”,她的声音清亮而又哀伤。“描将吟思,粉笺红泪微映”,我用笔将我的思念描绘出来,用红色的信笺记录,泪水微微映出。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出一种相思的痛苦心情。
此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风约晴丝碧影——风约晴丝碧影)、拟人(眼底秋星近——眼底秋星近)、夸张(茶烟扶梦——茶烟扶梦)、通感(茶烟扶梦——茶烟扶梦),等等。全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写景、叙事、想象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美人迟暮、相思离别的词作,抒发了词人对远方佳人的怀念。上片着重写环境气氛和人物心理:桐阴淡淡地笼罩着清阁周围的一切。梧桐树的影子淡淡的、朦胧的,笼罩着清阁的周围。词人身着轻薄衣服,在绿窗之下静静地坐着,琴声轻轻地响起。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佳人,她正坐在窗前,双袖薄得像没有重量一样。风轻轻地吹过,帘子被风吹开了,帘后是一双纤细的手,正在轻轻拨动着琴弦。弹奏的手指很凉,琴弦清脆,仿佛在敲击着玉石一样。窗外秋星闪烁,室内茶烟缭绕,松林中的细雨催人入梦乡。下片则主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弹琴的人累了,刚要弹奏,忽然又停下手来。织女的纱衣飘逸,仿佛在向人们倾诉衷情。可是佳人不知所踪,只有那悠悠的云波传来芳信。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像鹤背上的鸣叫声一样凄凉。词人怀着一腔相思之情,拿起笔,将心中的思绪一一记录下来。他用红色的信笺记录下自己的哀怨,泪水在笺上微微映出。这首词通过对环境、人物以及内心情感的刻画,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怀念。全词以抒情见长,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作品具有了高度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