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影外吟情古,湖堤几丝飘碧。轻染衫痕,纤描眉样,离恨已堪消得。天涯怨别。见罨雨寻鸦,拂晴弄蝶。尔许青阴,津桥初醒倦游客。
宝钗楼畔行过,有嫩莺幽语,啼瘦湘月。擪笛红亭,抛笙香阁,怜我缟衣颜色。芳踪愁绝。待洗竹眠琴,补苔移石。折赠归人,画桡迟戴笠。

《齐天乐·新柳》

夕阳影外,几丝飘碧,轻染衫痕。纤描眉样,离恨已堪消得。天涯怨别,见罨雨寻鸦,拂晴弄蝶。尔许青阴,津桥初醒倦游客。

宝钗楼畔行过,有嫩莺幽语,啼瘦湘月。擪笛红亭,抛笙香阁,怜我缟衣颜色。芳踪愁绝,待洗竹眠琴,补苔移石。折赠归人,画桡迟戴笠。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暮春景色,透过作者对柳树和远行人的描写,抒发了深深的乡愁与离情。“夕阳影外吟情古,湖堤几丝飘碧”开篇即描绘出一副宁静而古朴的画面,夕阳余晖映衬下的湖堤随风摆动,仿佛在低语,勾起了诗人的无限思绪。

“轻染衫痕,纤描眉样,离恨已堪消得。”这几句更是将离情别绪刻画得淋漓尽致。柳树如黛,轻抚着诗人的脸庞,仿佛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这种情感的叠加让整首词充满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天涯怨别,见罨雨寻鸦,拂晴弄蝶。”这些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词的内容。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来表达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尔许青阴,津桥初醒倦游客。”这句则将读者的视线从柳树引向了远处的津桥。那桥上,行人稀少,只有柳树下,一位疲倦的游子仍在徘徊,他的眼中满是对家乡的深情与怀念。

“宝钗楼畔行过,有嫩莺幽语”这几句则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嫩莺在宝钗楼上啼鸣,似乎在为游子送别。这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一丝哀愁。“擪笛红亭,抛笙香阁,怜我缟衣颜色。”这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游子的心境。在红色的亭子里吹笛子,在香气四溢的阁楼里弹笙,他身着素白的衣服,如同一朵洁白无瑕的花朵。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却是无尽的哀伤与孤独。“芳踪愁绝,待洗竹眠琴,补苔移石。”这几句更是将游子的愁苦之情推向了高潮。他试图用竹林中的琴声来洗涤自己的愁绪,用苔藓来修补石头上的裂痕,但这些都无法消除他对家乡的思念。

“折赠归人,画桡迟戴笠。”这两句则是对全文的总结。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画家,将自己的情感化作一幅幅画卷送给远行的亲人。而他,也像那位迟迟未归的船夫一样,带着期待和希望,等待着家人的归来。

《齐天乐·新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对新柳、远行者以及柳树下旅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凄凉的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