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飒然至,竟日作清寒。我思芳草不见,忽忽感年华。忆昔追随日久,正把心魂相守,灯火四更天。高唱夜乌起,当作古人看。
一枝榻,一炉茗,宛当前。几声草草休送,万古遂茫然。仙字蟫饥不食,故纸蝇钻不出,陈迹太辛酸。一掬大招泪,洒向暮云间。
【注释】
飒然:形容风雨的声响。
忽忽:心神恍惚的样子。
榻:坐具,即床。
陈迹:过去的痕迹。
【赏析】
《水调歌头·和章质夫杨花词》是苏东坡的一篇咏物词,以咏杨花起兴,借写杨花之飘忽不定来比喻自己政治生涯的坎坷。上阕由风声引出了“清寒”二字,下阕则由草字引出了“暮云”二字,表达了自己身世飘零的哀伤。全词意境清幽淡雅,笔意空灵飘逸,堪称佳作。
上阕开篇,作者先以风雨声起兴,接着写到自己终日在清寒之中度过,由此想到自己思念的芳草已不见,于是感叹岁月匆匆、韶华易逝。接下来,他回忆起过去与友人日夜相伴的情景,以及在四更天时分时把盏高歌的往事。这些描写都充满了怀旧之情。最后一句,则是用高唱夜乌起,当作古人看,来表达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感怀之情。
下阕开始,作者又以一枝草榻、一炉茗茶等物景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接着,他又想到了那些曾经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朋友,他们都已经离世而去,留下无尽的遗憾。然后,他又想到了自己曾经追求过的理想,如今却只能寄托于陈迹之上。最后一句中,他更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将眼泪洒向暮云之间,以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友情与理想的感慨与怀念之情。其意境清幽淡雅,笔意空灵飘逸,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