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恨秦淮柳。甚今朝、征衫才脱,离筵还又。和露一枝风里折,送客秋阳亭堠。计归路、鸳鸯湖口。几幅蒲帆穿疏雨,柁楼人、背指黄花瘦。兰陵过,且沽酒。
昔游历历频回首。忆西窗、醉底徵歌,烛悬红豆。一自短车辞日下,共尔鞭丝前后。都不似、这番挥手。惹起闲愁浑如絮,问轻鸿、后夜能传否。竹垞竹,待君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应先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释翻译,最后进行赏析即可。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词,词人以景起兴,写景中寓情。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秦淮河柳最是惹人伤怀,今日送别之人刚脱下征衣,离筵上又逢秋阳亭堠,算来离归的路程还到那鸳鸯湖口。二句描写景致,用一折柳枝,在风里送客的情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计归路、鸳鸯湖口”一句,既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又暗示了离别后将重聚的希望。“几幅蒲帆穿疏雨”一句,描绘出送别途中雨中的江上景色,船篷上的帆片穿过稀雨,暗示着别离后的思念与牵挂。“柁楼人、背指黄花瘦”一句,写船上人指向岸边的菊花,暗示着离别后相思之苦。“兰陵过,且沽酒”两句,写词人借兰陵的美酒寄托自己离别后的愁绪。“竹垞竹”三句,写词人对送别之人的关切。“竹垞”为清代文人陈维崧字号(陈维崧曾自号竹垞),此处暗指朱文盎;“君久”指朱文盎,表示对朱文盎的深情厚谊。
【答案】
(1)恨秦淮柳。甚今朝、征衫才脱,离筵还又。
(2)和露一枝风里折,送客秋阳亭堠。
(3)计归路、鸳鸯湖口。
(4)几幅蒲帆穿疏雨,柁楼人背指黄花瘦。
(5)兰陵过,且沽酒。
(6)昔游历历频回首。忆西窗、醉底徵歌,烛悬红豆。
(7)一自短车辞日下,共尔鞭丝前后。
(8)惹起闲愁浑如絮,问轻鸿、后夜能传否。
(9)竹垞竹,待君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