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墨题欢,蒲帆卷恨,匆匆催上吴舲。
何处停桡,前头有座旗亭。
绿蒙蒙地人家柳,忆当初、此地移筝。
到如今、纸阁芦帘,记不分明。
人生但似江潮水,便两三枝桨,打也难分。
已是离筵,休教酒又愁醒。
湖天如梦低归雁,怕芦花、不算飘零。
一程程、风起潮声,雨做秋声。

高阳台 题双溪蚱蜢载愁图

桐墨题欢,蒲帆卷恨,匆匆催上吴舲。

何处停桡,前头有座旗亭。

绿蒙蒙地人家柳,忆当初、此地移筝。

到如今、纸阁芦帘,记不分明。

人生但似江潮水,便两三枝桨,打也难分。

已是离筵,休教酒又愁醒。

湖天如梦低归雁,怕芦花、不算飘零。

一程程、风起潮声,雨做秋声。

注释:

  1. 双溪: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
  2. 蚱蜢(zhe méng)载愁:指画中蚱蜢载着忧愁的画面。
  3. 吴:指古代吴国,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4. 旗亭:古代驿站旁的休息场所。
  5. 纸阁:指用纸糊成的阁楼,用来收藏书画。
  6. 芦帘:用芦苇编成的帘子。
  7. 人生但似江潮水: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易逝。
  8. 两三枝桨:意指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
  9. 离筵:离别时宴席。
  10. 湖天:指湖泊和天空,这里借指广阔的天地。
  11. 风起潮声:风吹动水面,发出的声音。
  12. 芦花:芦苇的花,这里指秋天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双溪蚱蜢载愁图的描写。通过词句的描述,作者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词中的“桐墨”、“蒲帆”等意象,既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氛围,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叹。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