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半落。人在雨村云郭。
依约孤山梅际泊。隔花呼睡鹤。
闲忆水边高阁。风雨画檐铃索。
碧树湾头栏一抹。晚烟晴漠漠。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乐章集》入“林钟商”。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帆半落:船帆半垂,意谓船在水上飘荡。

人在雨村云郭:人正在雨中行走,周围是云雾笼罩的村落。

依约:依稀隐约地。孤山:杭州西湖上的一座小山。梅际:梅树之间。泊:停泊。

闲忆水边高阁:闲暇时想起水边的高楼阁楼。

风雨画檐铃索:风和雨打在画檐上,铃铎发出叮咚声。画檐,彩绘的檐瓦。铃索,悬挂于屋檐下的风铃。

碧树湾头栏一抹:翠色树木在湾头的栏杆旁掠过。一抹,形容绿树随风摇曳的样子。

晚烟晴漠漠:傍晚时分,天空中烟雾蒙蒙,一片宁静。漠漠,形容烟雾弥漫。

【赏析】

《谒金门·舟次观饮岩》,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景清丽自然,意境空蒙朦胧,情感沉静淡泊,风格清新隽永。全词语言优美,音律和谐,情韵悠长。

上阕描写雨中的景色与心情。开头二句写舟行途中所见。“帆半落”三字,点明此行为乘船而行,帆半落下,说明舟已行进了一段路程。“人在雨村云郭”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雨中、村落),又写出了环境(云雾缭绕)。“依约”二语,形容梅树之近。“隔花呼睡鹤”,化用李白“夜来幽梦忽还乡,小楫轻舟宿烟渚”诗意,暗示着作者此时的心情。结句“闲忆水边高阁”、“风雨画檐铃索”,都是对前句的补充与照应,进一步烘托出雨中景象。

下阕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首句“闲忆”二字,表明词人不是在闲适之中回忆什么,而是在雨中,在舟中,在雾气蒙蒙之中。“水边高阁”三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上阕的雨中景色,又引出下文的风雨画檐铃索。“倚”字,表现出词人孤独寂寞之情。“碧树湾头栏一抹”,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图,表现了作者的心境。最后一句“晚烟晴漠漠”,以天气晴朗收尾,与上阕的雨中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

这首词以雨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语言描摹,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