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篷载玉。
算石湖镜影,曾见鸳宿。
莫费新声,重换盈盈,伤春早倦丝竹。
相思更比梅花瘦,任月满,高楼西北。
想那时,授简题香,翠袖也怜清独。
休问风流旧地,马塍一径草,还似眉绿。
试唤歌前,几许吟魂,替了琵琶场屋。
多情只合江南老,却怨入、解红新曲。
待泪花、寄与东风,染遍画裙罗幅。
【注释】
吴篷:指船篷。
石湖镜影:指西湖的景色。
莫费新声,重换盈盈:不要花费新声,再换一曲盈盈。
伤春早倦丝竹:春天来临了,但人却早早地厌倦起音乐和乐器(丝竹)来。
相思更比梅花瘦:因为思念,更觉得自己像梅花一样清瘦了。
任月满,高楼西北:任由月亮升到最高,在楼的西北方。
想那时,授简题香,翠袖也怜清独:回想过去,授信时点上熏香,衣袖也很怜悯他的孤独。
休问风流旧地,马塍一径草,还似眉绿:不要询问当年风流的地方,马场小道上长满了草,还像眉毛的颜色。
试唤歌前,几许吟魂,替了琵琶场屋:试着呼唤歌唱,有几多灵魂在为琵琶声所替代。
多情只合江南老,却怨入、解红新曲:多愁善感的人只有适合在江南度过晚年,但却怨恨新曲子的流传。
待泪花、寄与东风,染遍画裙罗幅:等到泪花,要让它随东风吹送,染遍那绘有花纹的裙子和罗幅。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借咏古以抒今意。全诗写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怀念,对当年与情人相会情景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第一句“疏影”是全首的主旨所在。“疏影”,即稀疏的影子。这里既指柳树的枝条,又暗含着作者自己的身影。词人乘舟来到西湖,见湖面波光粼粼,岸边杨柳依依,柳絮轻飘,不禁想起了当年与情人在石涵驿楼上相见的情景。
第二句写当时的情况:“算石湖镜影,曾见鸳宿。”意思是说,石湖的美景映在水中就像镜子一样清晰,当年曾经在这里鸳鸯双双地栖息过。
第三句“莫费新声,重换盈盈”的意思是不要再弹奏那些新调子的音乐了,再换一曲新的吧!这句诗是诗人对石湖镜影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石湖美景的眷恋之情。
第四句“伤春早倦丝竹”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但我却感到十分疲倦,不愿听那些丝竹乐器的声音。这一句诗是诗人对石湖美景的赞美和留恋。
第五句“相思更比梅花瘦”的意思是由于思念,更加觉得如梅花一样清瘦了。这句诗是诗人对石湖美景的依恋之情的表达。
第六句“任月满,高楼西北”的意思是任凭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照在高楼的西南方。这里的“月满”指的是月光明亮的意思。
第七、八两句是对当年与情人相聚的情景的回忆:回忆当年授信时点上薰香的情景,以及衣袖也怜悯他的孤独的心情。这里的“翠袖”是指女子的袖子。
第九句“休问风流旧地,马塍一径草,还似眉绿”的意思是不要说当年的风流之地了,马塍小道上长满了草,还像眉毛一样绿色。这里用“翠袖”“眉绿”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当年与情人相聚时的美好场景。
第十句“试唤歌前,几许吟魂,替了琵琶场屋”的意思是试着呼唤歌唱,有几多灵魂在为琵琶声所替代啊!这里的“场屋”指的是演奏场所或舞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年与情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的怀念。
第十一、十二两句是对今日的感叹:“多情只合江南老,却怨入、解红新曲”。多愁善感的人只有适合在江南度过晚年,但却怨恨新曲子的流传。这里的“多情”是多愁善感的意思。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收尾:“待泪花、寄与东风,染遍画裙罗幅。”等到眼泪落下来的时候,我要把它送给春风,让它把泪水染遍我的画裙和罗幅。这里的“画裙罗幅”指的是女子穿的裙子和披的罗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