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翠初消,额黄乍露。
明珰不学凌波步。
一枝幽艳背人开,相逢却在深深处。
檀口仍缄,芳心慢诉。
春来江北江南路。
儿家花发在春前,好花何待春分付。
踏莎行:这是一首词,词牌名。墙上的九英梅在春天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开放了,它美丽而雅致,作者为此作此词来欣赏。
眉翠初消,额黄乍露:眉毛翠绿已经消退,额头上的黄色刚刚露出。
明珰不学凌波步:美丽的首饰(珰)不像王昭君那样学习凌波微步,轻盈地行走。
一枝幽艳背人开,相逢却在深深处:一枝幽静的梅花悄然开放,虽然远离人群却在最深的地方独自绽放。
檀口仍缄,芳心慢诉:檀木做的花口仍然紧闭,芬芳的心慢慢地诉说着。
春来江北江南路:春天来到了江北和江南的路上。
儿家花发在春前:我家的花朵在春天之前就已经开始开放了。
好花何待春分付:美好的花朵不需要等待春天的到来就能绽放。
赏析: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她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春天尚未到来时就已经开放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坚韧不屈品质的赞美之情。词的开头“墙阴九英梅未春先花”,描写了梅花在墙角生长,即使在春天还未到来的时候就已经开放了。接着“娟然有致”,形容梅花的美丽优雅。然后“眉翠初消,额黄乍露”,“眉翠”指的是眉毛的颜色,“额黄”指的是额头上出现的黄色,这两句描绘了梅花在春天即将来临之际逐渐盛开的景象。接下来“明珰不学凌波步”和“一枝幽艳背人开”,“明珰”指的是明亮的首饰,“凌波步”是古代美女的一种舞步,这里用来比喻梅花在远离人群的地方独自开放。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立于人群中的赞美。然后“相逢却在深深处”,意味着虽然梅花远离人群独自开放,但它的美丽却能吸引人们前来欣赏。最后两句“檀口仍缄,芳心慢诉”,描绘了梅花的花瓣紧闭,但芬芳的气息却慢慢地散发出来。这两句既表现了梅花的含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内心情感的赞赏。整首词以梅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