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风雨。
一枝依旧繁华去。
红情绿意聊将与。
剩水残山,犹有双栖处。
逐浪随波朝复暮。
夭桃也自含羞顾。
借问惜深深几许。
七七成行,梦里还痴语。
【注释】
壬戌岁暮:壬年是天干第七位,戌为天干第六位。岁暮,指年终。张君星羽:张君,对人的尊称。星羽,即“明星”。福州:今福建福州市。许总戎:即许总戎,许世友,字季海,湖南醴陵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陈炯明:广东归善县(今惠阳)人,曾参加讨伐袁世凯的北洋军阀和反对孙中山的旧势力的斗争。后与国民党右派合流,阴谋叛乱。1925年11月被蒋介石所杀。张子祥:不详。花鸟画幅:指画上有花有鸟的画卷。因张君在赴福州之前曾托余购得一幅张子祥的花鸟画,故以花鸟画幅索题。
红情绿意,聊将与。红情绿意,形容花木茂盛,色彩艳丽,比喻男女之间的感情。将与,将要离去。剩水残山,指山清水秀的景象,也用来形容景色依然美丽,但人已逝去。犹有双栖处,指虽然景物依旧,但人事已非。
逐浪随波朝复暮。逐浪随波,形容像波浪一样随风漂泊。朝复暮,早晨又傍晚,形容时间很短。朝复暮,早晨又傍晚,形容时间很短。夭桃也自含羞顾。夭夭桃花,娇艳欲滴的样子。含羞顾,害羞地回头看。夭桃,美丽的桃花。
借问惜深几许。七七成行,梦见亲人团聚在一起,梦见亲人团聚在一起,形容思念亲人之情。梦里还痴语,梦中还在说话,形容思念亲人之情。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壬戌年除夕之夜,在旅次时为张君星羽所撰。张君星羽,名君,字星羽,号张子祥,别号星翁。其人早年曾参加反袁斗争,后与陈炯明合流,阴谋叛变。此诗当写于张君赴福州前,诗人为其画上题诗,表达对其赴福州谒见许总戎并遭杀害的同情和哀悼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身份。“壬戌岁暮”,指民国九年(1920年)腊月,此时张君星羽刚到福州,准备前往拜见许总戎。“一斛珠”,即一首小词,这是作者为张君画上的题词。“张君”是尊称,“星羽”是字。
二、三两句是说,尽管时间已经过了一年,张君还是像去年春天那样,枝头依然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红情”一句,是对上文的补充说明。张君去福州之前托人买了一幅张子祥的花鸟画,所以在这里作者就以花鸟画为题。花是红色的,鸟是绿色的,它们相映成趣,使画面显得生机勃勃。“聊将与”,是说花木虽然如此茂盛,但终要凋零而去,就像人一样。“红”、“绿”,都是色彩。这里把花比作“红”,把叶比作“绿”,“聊”字表明了花木虽盛而难持久的特点。
“剩水残山”,意为山清水秀,但美景依旧,只是人事已非。这是指张君去福州之后,福州城的情况并没有因为张君的离去而发生变化,仍然是山清水秀的。“犹有双栖处”,意思是尽管人事已非,但仍然可以寻找到像当年一样的美好环境。“双栖处”,指双栖鸳鸯经常栖息的地方,喻指美好的地方或事物。
“逐浪随波朝复暮”,意思是像波浪一样随风飘荡。“朝复暮”,早上又傍晚,形容时间很短。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张君如同随波逐浪的游子,无论何时都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之中。“夭桃”句,是说桃花娇美动人,却又羞涩地低头看自己的影子。“夭”,同“妖”,形容桃花的美丽娇媚;“含羞”,是害羞的意思。这里的“顾”字,表示回头看的意思。“夭桃”句,是说桃花娇美动人,却又羞涩地低头看自己的影子。“夭桃”句,是说桃花娇美动人,却又羞涩地低头看自己的影子。“夭桃”,美丽的桃花;“含羞”,害羞的样子;“顾”,回头看。“夭桃”,娇美的桃花;“含羞”,害羞;“顾”,回头望。这句意思是说,美丽的桃花含羞地低下头去看自己的倒影。
“借问惜深深几许”,意思是说,请告诉我为什么如此悲伤地凝视着深深的庭院,究竟有多深?“七七成行”,是指梦见自己和家人团圆的情景。“七七”,古代传说日数之一,指二十七日。“成行”,指成群结队而行。这两句意思是说:为什么如此深情地望着深深的庭院,到底有几层呢!“梦里还痴语”,意思是说:为什么如此深情地望着深深的庭院,到底有几层呢!“梦里还痴语”,意思是说:为什么如此深情地望着深深的庭院,到底有几层呢!“梦里还痴语”,意思是说:为什么如此深情地望着深深的庭院,到底有几层呢!“梦里”,指梦中;“痴语”,指痴言疯语。这两句意思是说:为什么如此深情地望着深深的庭院,到底有几层呢!“梦里还痴语”,意思是说:为什么如此深情地望着深深的庭院,到底有几层呢!“梦里”,指梦中;“痴语”,指痴言疯语。
整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它通过描述张君星羽在福州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内心的痛苦与困惑。